<
    顾客只需要用现成的价格检索和比较软件,就可以轻松地完成靠整个迂回商业制度才能完成的确定价格的工作。1995年,安德森咨询公司发表了在网络商店对比激光唱盘价格的代理程序“议价搜寻器”,帮助用户在联机检索整个网上销售激光唱盘的价格。现在,象“价格观察”公司()这样的专门支持价格对比的地方越来越多。微软公司的“汽车指南”服务(carpoint.)可以让你象读汽车杂志一样,展示不同汽车的性能和价格对比。皮考德尔公司()不仅可以帮助你对比各个电脑厂商的市面价格,还可以帮你根据最优选择直接定制组合自己的电脑系统。

    由于厂家可直接根据消费者需求生产,所以不必为过多的库存发愁。美国汽车(usm)公司可以让顾客直接通过电脑定制,甚至设计“自己的”汽车。顾客参与修改的汽车马上就可以在屏幕上以生动逼真的图像显示出来。这时的消费者已经成了生产者的一部分,中间商在这里找不到插入的缝隙。厂商可以定制一辆生产一辆,连仓库都没必要建得很大,更不用专门修建商场来摆放。在信息经济中,把产品放在商场,对厂家就意味着生产出了没卖出去的东西。而对于定制产品的厂家来说,东西如果还没找到买主,就根本不把它生产出来,免得占地方、占资金。而且,产品供方花在销售上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中央视点软件公司总裁兼总经理麦克·道格拉斯说,他通过在网上分送软件而节省了大笔费用,“在蛛网上,我们无需支出物质费用和担保费用”。斯台普拉商务便利公司公司负责办公用品零售的的经理拉易·凯塞说:“你在服务器上重新包装你提供的产品比你打印并分发10万份目录要便宜得多。”产消双方都提高了效率,而且不用再为中间商业环节付出成本。

    和它相比,迂回商业制度的主要优势没有了,可弊端则暴露无遗。首先是它的价格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传统商业中,价格是通过现场交易行为中的一次次试错,自发地形成的。

    这种方法效率不高,而且常常是不可靠的。越是大批量生产,价格可能存在的波动越大。传统商业周期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供求信息不充分,导致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这对于供求双方都是一种损失,对求方来说,由于用腿能跑的商店有限,可能错失用更低价格买到同一产品的机会;对于供方来说,不可能接触到所有潜在消费者,可能失去以更好价格卖出产品的机会。而如果双方无限寻找下去,价格达到最合适,时间又全耽误了。而这些问题在网络上解决起来至少没有什么技术的障碍。网上传递的价格信息既快捷,又全面。传统商业制度这方面的根本局限源于“在交货地点形成价格”。供方与求方在一个迂回的第三方形成的交易,受这个中介场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可能造成对双方的不合意。

    其次,大量成本耗费在过分延长的迂回路径和中间环节上。投资数亿的大型商场,钱最终是要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分担的。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过去,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得不接受“商场”这种制度安排,那是因为,不建商场,产消(不是“产销”)为了有效见面,花费的成本比这还要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在工业社会中找不到比商场制度更有效的方法,缩小产消之间的时空距离。但自从网络这种新技术出现后,一切都改变了。

    网络的长处恰好就在于信息交换过程与时空无关,与询货询价的物理地点无关,人们不必为了专门得到美国市场的信息而跑到美国去,也不必为了得到世界感冒药的平均价格和最低价格而一直寻找到退烧之后。此外,迂回商业模式由于信息交换不充分,形成大量浪费,加大了成本。货物积压和囤积居奇,不是伤害生产者,就是伤害消费者。而迂回商业模式的这种中间耗费是不可人为避免的。由于迂回商业模式的种种弊端,一旦直接经济成熟,网络技术手段普遍应用,必然的结果就是,以大型商场、超级市场为特色的迂回商业模式,随着大批量生产的衰落而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以网络购物为特色的新的商业模式──直接商业模式。

    bob:“我决心赞成你的观点。同时我有一个很美妙的主意,隆福大厦不是招不来商吗?干脆改成室内旱冰场,供人们下雨的时候躲在里边滑旱冰。”我可不赞成你的主意。

    在中国,还远没有到废除大型商场的时候,因为迂回经济本身还没有到达它的顶点。只有工业化过程结束,这个顶点被越过,才谈得上大规模废除传统商业制度的问题。现在扩大还来不及呢。第二,更重要的是,我为什么没事非得在下雨的时候去滑旱冰?下雨的时候,我宁愿在家呆着,哪儿也不去。迂回经济与直接经济的世纪性会战:制度创新与重组

    中国最权威的电脑报刊对信息革命中生产关系的关注接近2万分之0!

    从迂回的生产关系到直接的生产关系

    在信息革命热浪灼人的时候,我注意到还有一个“冷”,这就是对经济技术背后的人的社会关系研究极少。当信息作为带来一场革命的生产力,得到广泛认可时,对这种生产力将引起何种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人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我分别在网上和光盘上对1996年的《计算机世界》和《中国计算机报》进行全年报纸的全文检索,这两张报每周加起来352版,一年就是19008版左右,加上增刊实际达到2万版,而“生产关系”这个词出现不超过5处;更有甚者,检索结果,“产权制度”:

    0;“分配制度”:0。中国最权威的电脑报刊对信息革命中生产关系的关注接近2万分之0!你听说过哪一场经济革命没有生产关系的变革,只让生产力或技术来唱独角戏?农业革命跟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背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唯独中国人似乎认为信息革命是生产力一条腿的跳跃?下边,我把所见业界中国人去年对生产关系的仅有几次关注尽量摘录出来:

    ●冶金部科技司副司长李世俊:“李司长还表达这样的观点,信息技术(如cims技术)的实现,对于企业的改革、改造、改组有重要意义。言外之意似乎是说:信息技术不仅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将改变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催生现代企业制度。”(为什么还要“言外之意,似乎是说”呢?)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乌家培:“信息化归根到底是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同时它必然要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完善等问题。”

    ●航空工业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周正寅:“所谓两次转化,着重指的是管理、体制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这一调整,新的生产力上不去。一次转化就是科研向产业发展,再一次转化是指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工作的流程、规章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无名氏:“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和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组织的创新同步结合进行。cad/cam是一种知识化的商品,这种商品销售过程就是技术转让过程,又必须和新的工作岗位设立(如设立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配置管理员、质量控制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相结合,和技术培训相结合,和机构调整、工作流程的改变相结合。也就是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调整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ob:“这也有好处,一下子就把别人的观点引述完了,现在该听听你自己的观点了。”生产关系无非是以经济的面貌出现的人际关系。因为前人的分析不多,我这里也只能提出一些问题,供你参考。在迂回经济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实现对中间资源和中间迂回过程的控制。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对生产和经营过程的控制,对以外物或货币中介形式出现的分配的控制。但随着迂回经济向直接经济转变,体现生产力的生产过程和商业过程被“拉直”,必然对处于这个过程中的人形成制度上的冲击。“资本”由物产转为知识,产权如何对这种核心资源进行规范

    迂回经济中的产权制度,主要是由对物产的控制发展而来的。在迂回经济中,知识虽然是力量,但还不是主要的生产力,因此还没有让产权制度特别地对它加以关注。知识更多被视为人们共享的财富。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美国出口中,信息产品开始占优势,信息成为美国竞争力的重要优势所在。因此美国克林顿政府加紧了对知识的“保护”,保护的方法是沿袭对物产的管理办法,即所谓“知识产权”。美国政府公布了关于知识产权的白皮书,并要把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知识产权的实质,是用迂回经济的生产关系规范直接经济的生产力。或者说,是用工业社会的生产关系规范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这好比用地租的法则“保护”蒸汽机带来的大机器生产。知识产权在美国也是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尤其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抗议。

    知识界甚至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同美国政府关于知识产权的白皮书进行对抗。例如著名的帕米拉·萨谬尔森教授领导的数字化未来联合会(dfc,网址http:

    //ri./d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