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朝的另类史 > 第97章
    合军后,农民军齐攻汝宁。克城后,杀掉藩王崇王与他一家人后,把顽强抵抗的明朝“保定总督”杨文岳绑起,用大炮轰碎泄恨。

    河南大定。李自成、罗汝才以及“革左五营”联手,杀向湖广。这种行动,“红色年代”的历史学家纷纷夸之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雄才大略”与“目光远大”。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河南久经旱蝗水灾,千里萧条,几十万农民军只搞杀掠不事生产,吃饭成为当务之急。湖广乃鱼米之乡,粮草才是“领袖”们所想。

    所以,乍看明末农民战争史,一般人根本记不住这些人的行军路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如此飘忽的行走飞奔,都以为是农民军出于策略往来奔波致胜,实际上他们是流动抢劫队,哪里有吃食哪里官军弱就杀向哪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被明廷和清廷称为“流贼”。

    据守襄阳的左良玉部当时有二十多万,面对汹汹而来的四十万李自成联军,他不战而逃,把襄阳留给了李自成。

    农民军乘胜,攻克荆州,杀湘阴王全家人;下承天,击杀总兵钱中选,并刨开嘉靖帝生父的陵墓。(承天就是钟祥)。

    夺取汉川、汉阳后,李自成休军,自回襄阳,开始算计起“革命”老战友们。

    李自成出手很快,迅速杀掉了罗汝才和贺一龙。

    他此举真够阴狠。郏县大战,他所率一军已被孙传庭大败,如无罗汝才义无返顾自香山驰下出手相救,反败为胜,他当时就会被官军杀掉。“革命”形势大好之际,为保证自己第一把金交椅的稳固,李自成率先下手,亲手杀掉毫无防备的、当时正在营帐中与数位美女做春梦的大恩人罗汝才。罗汝才当时以其绰号“曹操”闻名于世。先前河南一带有童谣:“郑台复郑台,曹操今再来”,他为应谶言,故以为号。

    杀人后,李自成立刻控制罗汝才全部。除少数人投降孙传庭官军外,大部分罗汝才军队并入李自成属下。

    “革左五营”几位头头们闻讯,为之心寒。特别是“老回回”马守应,远远躲开,不敢再与李自成联军。“老回回”当时在湖南躲得开,剩下几个头头无奈何,只得听任李自成兼并己军,乖乖成为他的部将。

    在牛金星等人撺掇下,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伪政权“倡义府”,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但当时并未建国号,也未改元。之所以如此,不是李自成当时不想当皇帝,而是因为他铸钱、营殿皆不成。迷信之下,他未敢遽称国号为帝。

    当时的李自成农民军,已有百万之众。由于农民军四处杀掠,江淮数千里内,城陷处荡然一空,即使有没有被毁的城郭,也仅余四壁,鸡犬无声。

    可见,农民军与官军之间的大规模交战,受害最深的当属地方人民百姓。

    陕西“老家”的回归

    襄阳、荆州、德安、承天陷落,湖广自然不保。身在北京的崇祯帝忧心如焚。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他严命身在西安的陕西总督孙传庭出关,寻找李自成决战。

    当时,明王朝仅剩三大部主要军事力量,其一是辽东部队,但陷在那里堵防满清;其二左良玉部队,但此军军头跋扈,形同军阀,很难指挥;其三就是孙传庭部。

    其实,如果孙传庭部在西安养锐不动,李自成无论是进攻北京或者南京皆有后顾之忧,可称是对贼军最的大的威慑和牵制。

    君命难违,加上陕兵能战,抱存侥幸心理的孙传庭在八月率军出关,其下有白广恩、高杰、生成虎三个总兵,共十几万精兵。由于孙传庭的身份是“督师”,他同时檄调河南总兵陈永福在洛阳会师,檄调左良玉提军西上,以便夹击李自成。

    孙传庭出关后很顺利,很快收复洛阳。如果明军步步为营,胜算还是很大。但是,北京朝中的崇祯帝死催。由于害怕自己因“逗留观望”被杀,孙传庭硬着头皮向南进发。

    李自成自然重视河南军事。他听闻官军出潼关,立刻把湖广一带农民军调往河南。他本人离开襄阳,进入河南。

    由于在河南当“流贼”日久,他对当地的地形地势一清二楚。仔细考虑后,他决定诱敌深入,在把主力部署在郏县以南的同时,派弱旅诱敌,吸引官军注意力。

    孙传庭连连得胜,交手即克,一连打到了宝丰。此时,他思想麻痹,自以为可以解民倒悬之苦,清君父苦思之忧,天天惟一的念头就是“旦夕灭贼”。

    九月初九日,官军攻克宝丰县后,向郏县挺进。九月十四日,双方交战,官军首战获胜,并擒杀贼中名将“果毅将军”。此役中,李自成命悬一线,他本人几乎被明军擒获。农民军奔集襄城。惊惧之下,数位头领都想绑李自成投降官军。

    李自成智谋过人,笑言道:“不要怕,我辈杀王烧陵,毁城无数,罪过不可谓不大。可在此决一死战,如果不胜,你们再缚我出降不晚!”

    时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由于孙传庭孤军深入,后勤保障困难,运输速度又慢,明军粮草很快匮乏。如果此时他回师洛阳什么地方就粮修整,还不至于失去主动。但胜心益炽,孙传庭觉到开弓没有回头箭,命令军队攻破郏县就食。

    郏县确实不难攻,很快就落入官军手中。但此处县小地穷,根本没有什么吃食。幸好有农民军丢弃的几百匹运物骡马,被官军宰杀当粮,几天就吃个干净。

    明廷闻报,立命山西、河北就近传饷输粮。

    孙传庭另一个失着,在于他率军攻克唐县时,把集中在那里的贼军家属几万人杀个精尽,致使农民军满营痛哭,誓杀官兵。

    农民军哀兵必胜之气,已经点燃。

    李自成严令部下搜掠四境,一粒粮食也不留下,致使官军不可能就地筹粮。特别有心机的是,他派大将刘宗敏领一军万余人,间道抄至官军后方,在河南汝州的白沙切断了官军的后勤补给线。由此,明军大惊,军心动摇。打仗打的就是给养,如果无粮,大败可期。

    孙传庭此时清醒过来。他留河南总兵陈永福率部留守,自己准备率陕军回军,想先打通粮道再说。陈永福手下的河南籍士兵急眼了,大声叫骂:“你们陕西兵回军,准备先让俺们河南人在这里饿肚子等着贼来杀,不中!”他们跟着陕西兵也跑。

    混乱时刻,李自成指挥农民军主力发动进攻。双方交战,变成了农民军对官军的追击战。

    官军大溃逃。由于明将白广恩部的火车营士兵为逃命解开拉军车的马匹逃跑,笨重的军车四散于路,把路堵住,逃跑的官军更乱成一团。

    农民军恨官兵在唐县杀自己家属,士气百倍,一路追杀。血光飞溅下,明军有四万多被杀。他们飞遁四百多里,丢失甲仗骡马无数。

    孙传庭本人与总兵高杰率数千残兵有幸渡过黄河,经山西恒县逃回潼关。经此一战,陕西王牌军基本报销。

    崇祯帝闻败大怒,责斥孙传庭“轻进寡谋”(其实是他自己的决断使然),削去督帅之职,让他戴罪收拾残兵,图功赎罪。同时,崇祯帝升任败入潼关的白广恩为援剿总兵官,持“荡寇将军”印,协助孙传庭,以望保住陕西。

    十月初六,李自成对潼关展开进攻。高杰一部先溃(他手下军皆从前的“贼军”),白广恩随之逃跑,潼关失陷。

    孙传庭无奈,只得退军渭南。

    李自成得势不饶人,合众数十万齐攻渭南。孙传庭知不可免,在预备队打光后,与监军副使乔迁高双双持枪跃马,高呼冲入无边无沿的贼军之中,陷阵而死。

    人在西安的孙传庭妻子张氏闻夫死讯,率孙传庭两女三妾跳井自杀,实为节烈妇人。

    可悲的是,由于明廷没有找到孙传庭尸首,崇祯帝怀疑他未死降贼,竟不予赠谥。

    潼关一破,西安自不必说。秦王朱存枢也是那种明朝皇室遗传的抠门精,一两银子也不拿出犒军,激起众愤。结果,不待农民军进攻,明朝守城将领主动开城投降,西安落入李自成掌握中。

    李自成气魄很大,下令诸部四出,稳取三边。明朝总兵白广恩、陈永福一大批高级将领相继投降,宁夏、甘肃、青海大部分地区皆被农民军攻克。这样一来,整个西北地区(除西宁以外),已经是李自成的天下。

    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他在这里封侯拜将,更定官制,开科取士,真的有那么一股帝王创业开基的气息。

    当时,李自成已经称帝,并改名为“李自晟”,追尊西夏的李继迁为“太祖”(这招不伦不类很失算,历史上姓李的“皇帝”不少,不知李自成为何攀上鲜卑拓拔部人为“祖宗”)。

    历史上真实的李自成,绝不是姚雪垠先生笔下那位爱民如子、胸怀宽广、英俊挺拔的“革命领袖”形象:

    (李自成)每屯(兵),以骑兵一营外围巡徼,昼夜更番,余营以次休息。警候严密,人不得逃逸,逸者追获必磔之。营兵不许多携辎重。兵各携妻孥,生子弃之,不令举。男子十五以上,四十以下,咸掠为养子,|qi|shu|wang|为奴隶。故(李自成)每破一邑,众辄增数万。每一精兵则蓄役人二十余,其驮载马骡不与焉。众实五六万,且百万也。

    虽拔城邑,不听屋居,寝处布幕,弥望若穹庐。其甲(胄)缝棉帛数十重,有至百者,轻而韧,矢镞铅丸不能入。每战,一骑兵必二三马,数易骑,终日驰骤而马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