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 > 第411章
    满堂凝神再细观瞧,发现七八丈高的石门是由三块石板相迭而成,三块石板中间隐约有两道细细的接缝,细的中间连一张纸都插不进去。偌大的石门相接的如此严密,若没有超乎寻常的手艺,无论如何也办不到。满堂越发惊赞不已。三人在石门下观望片刻,杨满堂从怀中取出三张纸条,上边都写着:“求见安民、安巧妹兄妹。杨满堂拜呈。”又取出三支响箭,把纸条缠在箭头上,满堂开弓放箭,把三支箭从石门上边射入沟谷之中。啥叫“响箭”呢?就是一种专门用来传递书信消息的箭,箭杆上有哨,射出去时,“嗡儿嗡儿”带响,为的是引人的注意。满堂一块儿射出去三支响箭,一是怕里边的人注意不到,二是为里边人方便,三支箭射进去找不到这支还有那支呢,三支箭总有一支能找到。三人在石门外等了不多时,听到石门里有人问话,却找不到声音是从哪里传出的。只听一个男人声音问道:“杨满堂是谁,找我们兄妹有什么事?”满堂朝着石门说:“我是杨满堂,今有一事向二位相求。”“你说吧,什么事?”满堂心想,不能现在说,隔着座石门,一旦事情谈不成,就一砸到底了。俗话说,人怕见面,树怕剥皮。人一见面事就好办。“相求之事,在这里谈不太方便,请安兄放我们进去,咱们见面细谈如何?”里边人沉默一会,说:“好,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等身后的大队人马要原地不动,你们三人也把手里的兵器放下,马匹留在外边,只准你们三个进来。”三人一听:怪了,咱们只能听见声见不着人,人家却把外边看得一清二楚,他是从哪看见外边的呢?满堂答应说:“行,就依着安兄所说。”三位小将都把兵器挂在马鞍桥上,翻身下马,站在地下等着。不一时,就见石门最下边的一块石板,悄然无声地向一边滑动,石板的一头是滑向峭壁里边的,可见这座石门的精巧奇妙之处。石门仅仅打开只能容一人进出的缝就停止滑动。里边人说:“请进吧。”满堂在先,三人依次而入,进到石门内后,满堂往后扫了一眼,石门早已悄然关闭。满堂不由得再次叫绝。再瞧眼前开启石门的人,是一位三十来岁的汉子,长得人高马大,头发直垂到腰际,一脸胡茬,根根似钢针一般,穿一身灰色土布衣裤,脚上是一双草鞋。不用问,这位就是安民。满堂拱手向安民施礼,说:“敢问这位大哥就是安民、安大哥吧?”安民并没有回话,脸上掠过一股怒气,猛然转身,伸手在身后的崖壁上“叭叭叭”点了三下,就见满堂、高缜、启鹏三人脚下突然陷落,“轰隆”一声,三位小将都落进陷阱之中!

    第十二回明大义兄妹借道表衷情娇娥伤心

    三小将同时中计,落入安民设下的翻板陷阱。启鹏和高缜猝不及防,坠入井底,井盖翻转,二人被严严实实扣在陷阱之中。唯有杨满堂已高一筹,在脚下突然陷落、身体下坠的一霎那,脚尖用力一点,拧腰旋背,身子借力弹射起来,没被扣在井下。满堂身体腾空之后,脚尖刚刚着地,安民又点了崖壁一下,满堂就觉得脚下又一虚,又是一个陷阱翻板落下。“哟!”满堂惊出一身冷汗,再次纵身而起,落下之时,安民又按崖壁上的消息儿,满堂脚下又是一眼陷阱,如此一连五次。满堂心说:敢情你这地底下都掏空了,满处都是陷阱,根本没有我站脚的地方。我也不能总这么跳悬着呀,说不定哪下就被扣到陷阱里。不成,我得找个稳妥的立脚之地。哪能稳妥呢?噢,有了!说时迟,那时快,满堂腾身转体,飞掠上前,“呼”,两脚稳稳站在了安民的肩头!你说这个立脚之地稳妥不稳妥?绝妙极了!满堂心说:看你这下怎办,再开陷阱连你一起掉下去。安民万万想不到杨满堂会站在自己的肩膀头上。安民不甘心,还想挣扎,满堂顺势往下一哧溜,就骑在安民的脖子上,单手往安民下巴底下一托:“别动,满堂来此只是有事相求,毫无和你为难之意,你怎地不问青红皂白,见面就下黑手呢?”安民恶狠狠地说:“我与官府的人有不共戴天的仇,不杀了你们解不了我心头之恨!”“安大哥,我可与你毫无怨仇呀。常言说,冤有头债有主,谁和你有仇你找谁干,不该跟我过不去。你放我们进来,就为杀我们吗?”“对,你们是头目,只要是官府的头目,能杀我就要杀,杀,杀!”满堂笑了:“安大哥,这是你自己一厢情愿,我,今天你就杀不了!”安民怒不可遏,真急了:“今天我已经收拾了你们两个人,赚了,现在我豁出去,咱们同归于尽吧!”说着话就去按崖壁上暗藏的消息儿。满堂不敢稍有怠慢,探臂膀抓住安民伸出去的胳膊,反后一背,小肚子一腆,从安民脖子上跳下来,一脚将安民踹个嘴啃泥,扑倒在地,另一条胳膊也被拧到背后,半点挣扎不得。这时候后边传来一个姑娘的喊声:“不要伤我哥哥!”一愣神的工夫,满堂就听见脑后风响,急将神一偏,一把三股钢叉擦着耳朵扎过去,若动作稍慢一点,脑袋准得被扎出仨窟窿。满堂心里清楚,准是安巧妹来救她的哥哥。若论武功,安家兄妹加在一起,满堂闲着半拉膀子对付也轻轻松松,可眼下难的是要借道一卷山就必须要这兄妹俩帮忙,不论伤着哪一位,事情都不好办。现在安巧妹挥叉来救她哥,自己不敢撒手放开被按在地下的安民,一旦安民能动弹,说不定又弄出什么机关暗器,那可是防不胜防。安巧妹就在背后,自己腾不出手来应付她,刚才躲过她一叉,但躲一躲二还能躲过三?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安巧妹一叉刺中,自己则非死即伤。这时杨满堂是捉襟见肘,两头为难,顾前顾不了后,形势万分危急。安巧妹挥舞三股钢叉“忽忽忽”连扎几叉,满堂仗着一身超凡武功,又都躲了过去。满堂心中清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还得快打主意。奇怪的是,这时身后的安巧妹竟也停下手来。满堂等了会儿不见身后有动静,不解地问:“安姑娘手下留情了,你不想要我杨满堂的性命了?”只听安巧妹在身后说:“也许吧。”“承蒙安姑娘厚待。您能放过我,我哥哥他却不肯,见面二话不说,机关陷阱连着来,不然我咋会按着你哥不敢放手呢?”“你不必担心,先把我哥哥放开。也许你还能活着走出一卷山。”“巧妹,你――?他可是官府的人,怎么能放了他?”安民大声喊叫。“哥哥别急,小妹自有道理。”列为会问:安巧妹为何突然罢手?此功该算在萧玉姣身上。萧玉姣建立杨满堂取道一卷山,留下箭囊作为借道之用,依萧玉姣之见,当然得把箭囊带在身上。那位说,绑在背后能保险吗?当然保险。古时穿着甲胄需九捆八扎,皮条丝带得绑一身,箭囊绑在里边还丢得了?安巧妹就是看到了这只箭囊才住手的。那位又问:箭囊背在背后,安巧妹早就应该看到,根本不该对满堂动手。别忘了,箭囊在背后被九捆八扎绑着,那么多绳条索带横拦斜捆,箭囊露出的就不太明显,再加上满堂左躲右闪,身体不住地晃动,所以安巧妹无法看清,等满堂想主意时,躲闪得也慢了,安巧妹才猛然发现满堂背上带的箭囊。安巧妹心潮波动,浮想联翩。原来,萧玉姣送给杨满堂的这只箭囊大有来历。书中暗表:安家祖居山西太原府西北不远的青石山山脚下的一座小村落,叫周家堡。周家堡只有一户异姓人家,姓安,故此老安家的人在周家堡多少有点受气。周家是大户,和人家有个家长里短、拌嘴饶舌的,总是安家吃亏。所以当安民长到七岁时,父母就把他送出去学手艺,免得在家里吃亏受屈。安民出去学徒走了两年后,安家又有一个小孩降生,就是安巧妹。当爹妈的看生了个女孩,更愁了。小子在周家堡都受气,丫头就更得受憋。两口子商量,要想让女儿将来能在周家堡站住脚,就得让女儿学习一点防身之术,才能不被周姓大户欺负。于是在巧妹刚满五岁的时候,两口子就把女儿送到距周家堡五十里的崛峗山静月宫静静道姑的门下。静静道姑传授武艺很认真,小巧妹也是灵气儿非凡,一点即透,十多岁上,武功已不同凡俗。静月宫静静道姑门下,还有一个徒弟,与巧妹同年同月而生,就是萧玉姣。萧玉姣到静静道姑门下的时间比巧妹晚一点,也就是巧妹七岁那年。巧妹七岁时武功已相当不错,一天巧妹离开静月宫在山中玩耍,毕竟是小孩,玩心大,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不觉天已擦黑。天一见黑小孩子就怕了,忙往静月宫跑。越急越出岔,巧妹慌不择路,走错了道,找不到静月宫了。此时天已大黑,伸手不见五指,七岁的巧妹傻眼了,心头“突突”乱跳,不由自主哭出声来。这一哭可就更坏了,引来了一群饿狼,个个瞪着直冒绿光的眼珠,围着巧妹转了几圈就开始往上扑。这时若换一般的小姑娘,早就喂狼了。但安巧妹非同一般,她有武功在身呢。她撒腿就跑,跑出半里地,爬上一颗大树。谁料树上还蹲着个小女孩。两人在树上相依相偎一直熬到天明,安巧妹领着小姑娘找到归路,一同回到静月宫。静静道姑在宫中急得一宿未眠,清早见巧妹回到宫里,还领回一个小姑娘,才放下心来。问罢经过,静静道姑见小姑娘虽生的眉清目秀,但却蓬头垢面,衣裳褴褛,面黄肌瘦。一问才知道,小姑娘从小没见过父亲的面,一直在母亲身边长大,父亲在哪,叫什么名字,是死是活,母亲从没跟她讲过。三个月前,母亲病死,小姑娘无依无靠,只好流浪街头,行乞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