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 我在汴京卖花 > 我在汴京卖花 第85节
    宸妃看了一眼,有些不耐:“怎的我们是木盒?不是玉盒?”

    淑妃不生气,大咧咧笑:“我倒是想送玉盒,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啊。只好买木盒的,不过姐妹们放心里面的东西是一样的。”

    在场的妃嫔们一人分了一个花盒。

    宸妃也分到了一个,她虽然很想硬气拒绝淑妃,可想了想自己也试着抽一抽,瞧瞧能抽出什么东西来,便没有拒绝。

    大家适才看到贺皇后亲手从荷花花苞里抽取出了个稀罕的玉雕,心里早就按捺不住想玩玩了,是以花盒一到手便开始抽取。

    淑妃端着自己的花盒走到贺皇后身边:“臣妾也借借圣人娘娘的好运道。”

    说罢便小心打开了花盒,她抽出了个两个童子低头玩磨喝乐的,虽然比不上皇后的,可是两个也很难得,她忙谢过皇后。

    贺皇后瞧着也觉有趣,再去瞧德妃。

    德妃平日里谨言慎行惯了,也不多说话,抿着嘴小心将花盒外面封条撕开。

    她是个慢性子,撕得慢吞吞,急得淑妃笑:“德妃妹妹倒像是要留着这封条有用似的。”

    诸妃嫔们都笑了起来。

    贺皇后嗔怪瞧淑妃一眼:“德妃是个文静面人,你别吓着她。”

    唯有宸妃在心里哼了一声:屁,德妃娘家不显,却能在不投靠任何人的前提下诞育下皇子还抚养在自己膝下,能是个面人?

    不过她也有些好奇德妃能开出个什么,于是不说话,凑过去看。

    德妃开出个两个童子斗蟋蟀的玉雕。

    淑妃“哎呀”一声:“不错了,跟我一样都是两个的。”她不讨厌德妃,对方品阶与自己一样,所以与自己开一样的她也不反感。

    宸妃在心里笑:斗蟋蟀好,不务正业,说不定指的是淑妃儿子这辈子是个败家子呢。

    “看看宸妃妹妹开什么?!”淑妃看完德妃的便来看宸妃的。

    按着品阶就到她开了,本来指点江山的宸妃忽然有些慌了。

    万一她开出来的既不如皇后的,又不如淑妃德妃的,那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她拆花盒的手就有些颤抖,可到底还是一咬牙撕开了封条——她就不信了自己没这个命!

    荷花花苞里躺着个小童,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怀里还抱着个猴子。

    “马上封侯!”很快有嘴快的妃嫔说出了寓意,再想到宸妃的二皇子如今正跟着官家当差办事,不正有可能会封侯吗?

    宸妃心里得意,将那个玉雕轻轻放回花盒里,面上却风轻云淡:“这花盒就是玩,不作数的。”

    再想起贺皇后抽了个鞠蹴的,五六个小童有什么用?都说玩物丧志,若她怀得真是天子,岂会鞠蹴?

    就像从前的太子,尊贵是尊贵,可惜走歪了道,还不是被废?

    宸妃越想越得意。

    贺皇后也不生气,她想:这马上封侯对普通老百姓是个好兆头,可对皇家子弟却不一定,原本二皇子可是有可能做皇帝的,做侯爷是个什么鬼?

    二皇子如今被官家带着教导,眼看着就有可能继承大统。

    可今天抽出个封侯的兆头,莫非自己肚子里的真是个真龙天子?

    贺皇后不由自主摸着肚里的孩子,心情大悦。

    而后剩下的昭仪、昭容、婕妤、才人们又有些紧张:这当众抽取花盒固然好玩,可若是抽出个比高位的娘娘们好的,那如何收场?

    一个个抽得战战兢兢,不过她们运气好,不是抽了喂猫的就是抽了钓鱼的,还有骑竹马的,有玩磨喝乐的,有锤丸的。

    都是嬉闹玩耍的场景,而且都是单个童子,既不得罪前面的娘娘们又能讨个好兆头。

    这一场可谓是诸妃嫔们皆大欢喜,就连平日里最爱挑事的宸妃都摩挲着那个马上封侯的玉雕件。

    大家还跟淑妃打听了那家店的店名,想着下回叫自己家人或拖采购太监带些进来玩。

    反正也不贵,当真是很好玩啊,最难得是抽取之前那种宾息凝神期待又担忧的感觉让人越来越回味。

    贺皇后那天抽出个最罕见的,可她想自己若是集齐个全套就好了,这些玉雕都是小童子,她正怀孕呢,看着这些玉雕小童圆胳膊圆腿便觉憨态可掬。

    便叫人买了几回。

    不料被来例行请安的宸妃撞见,她拿手帕捂着嘴笑:“都说圣人娘娘端庄大气,谁知竟也如小女儿一般喜欢这些。”

    叫贺皇后当众下不来台。

    宸妃可不管那些,飞扬跋扈从诸妃嫔前面走过。

    不过等过几天她也派了心腹去花满蹊那店里:“去打探打探,那淑妃是不是买通了老板将个好意头的玉雕塞了进去?”

    心腹太监打探回来:“娘娘,那老板油盐不进,又不缺钱又有权势,应当钱买不动。”

    看来这回又不能拿这件事做把柄在官家跟前说淑妃坏话了,宸妃懒洋洋往后一靠。

    忽然见桌前放着十几个熟悉的玉盒?

    心腹太监赔笑:“我去一趟自然不能空手回来见娘娘,想起上回娘娘喜欢那个花盒,便自作主张买了几个孝敬娘娘。”

    见宸妃脸色有些微妙,太监便小心砖腔:“不过——若您不喜欢小的这就拿下去。”

    “留着吧!”宸妃不耐烦道。

    太监忙小心出去。

    等他走后,宸妃便走到盒子跟前随手撕掉封条,哼,不过是淑妃拿来讨喜的小玩意儿,能有什么意思?

    她这么想着手里已经熟练地捞出个玉雕,看了一下愣了一下:咦?这个怎么是芙蓉玉的荷花?

    不对啊,上次抽的花盒可全是童子,还都是白玉玉雕。

    难道是老板以次充好?

    第73章

    宸妃为着面子, 不愿唤自己的心腹太监进来问清楚,便将信将疑又拆了一个玉石花盒。

    她小心扒拉开荷花花苞:这回可不会错吧?

    谁知这回居然从里面拿出个海蓝宝雕刻的绣球花,仍旧不是童子。

    这怎么回事?

    错一个还能错两个?

    宸妃把玩着海蓝宝雕刻的绣球花,海蓝宝和芙蓉玉都不是什么稀罕宝石, 拿来给她做脸盆器具都嫌掉价, 可这工匠手艺不错, 将海蓝宝修成好看的花卉模样,一簇簇花序在枝头打着小伞,聚集成球。

    恰好绣球本来就是蓝紫色,正是海蓝宝的本色, 宝石天然的淡蓝色泽与绣球花在日光下层次不齐的深深浅浅颜色相和,居然能以假乱真。

    宸妃看得心头大悦, 决定不去计较花满蹊店家以次充好的罪责,她又开了一个玉盒。

    这个玉盒内部是黄水晶刻出来的葵花, 葵花大花盘, 在阳光下闪着明黄的光芒,瞧着就让人心里亮堂堂的。

    事到如今宸妃便知道不是花满蹊以次充好, 而是人家这花盒有两个系列, 前面淑妃给诸嫔妃买的是童子款,她的心腹太监买回来的是花卉图。

    想想也正常嘛, 出了嫁的妇人喜欢童子,可是没出嫁的大闺女小娘子自然是喜欢旁的。

    不错,这花满蹊的老板会做生意。

    宸妃再仔细瞧瞧,果然发觉不同:淑妃送的童子花盒侧面刻着个小童的样子,而她的百花花盒侧面刻着的是个花朵模样。

    想必店内老板就用这种法子来区分不同花盒。

    宸妃想通这一点便开始拆旁的几个花盒, 越拆越喜欢, 一会功夫就拆出了翠玉雕刻的绿萼、黄玛瑙雕刻出的黄色迎春, 粉碧玺的杏花,天河石雕刻出云醉花,葡萄石刻出来的绿桔梗。

    那些花的底部都打了孔,宸妃索性叫宫娥找些硬铁丝将它们都固定在枝头,而后用绿绸缎缠绕铁丝,最后插在花瓶里。

    看着就如百花争艳。

    过两天有妃嫔来宸妃宫里串门,立刻就看见了黄花梨案几上一瓶子栩栩如生的假花,少不得要凑趣问两句。

    要是往常宸妃早就自得自矜说出了自己寻到了新鲜玩意儿,可这家店是淑妃先发现的,宸妃便不想叫人知道她私下里偷偷买了花满蹊的花盒,当即含含糊糊道:“宫娥们胡乱做的。”

    宸妃原想着自己将那些花卉都集齐了便也罢了,谁知坐着坐着无聊又想玩了,自己抽出几枝重复的花,不知全集齐全了是个怎么样的?

    她越想越高兴,吩咐心腹太监:“那天你买来的花盒再多些。”

    心腹太监“得嘞”,心里想娘娘一开始还冷着脸不大高兴呢,如今倒主动要,或许是这花盒深得他意?

    而后就听宸妃道:“要花的,别要旁的。”

    怎么还有花的,还有旁的?心腹太监稀里糊涂,他那天去花满蹊店里也是胡乱拿了十几盒,不知道其中的端倪。

    藏着疑问到了花满蹊,跟伙计聊了两句,才知道这中间有这么个端倪,那小伙计还颇为得意:“我家花满蹊的花盒卖得最多的便是百花图。你可真识货。”

    太监听得心惊:“怎的,还有百花?”

    “对啊。先选了百种花木,以后还会陆续增加新品。”小伙计给他细细说来。

    太监苦起脸:“这得买多少啊?”唉,娘娘这个喜好可真是费钱。

    小伙计帮他算账:“你可以买木头花盒,比玉石的便宜一大截,还可以拿了其中玉雕就将花盒转手卖了,也能回些本。”

    心腹太监一听此法可行,便买了一百个木头花盒回去复命,还将这法子说给宸妃。

    宸妃也不是铺张浪费的,当即点点头:“就用这法子。”她还要攒钱给二皇子登基铺路呢。

    她将花盒里的玉雕件都拿出来后便准备叫太监运送花盒出去出售。

    谁知这回宸妃运气当真非常好,居然重复得花朵甚少,一次就将一百朵花卉抽齐了。

    她激动得直拍手。

    宫娥们服侍宸妃这么多年,见过她嘲讽皇后,怒骂淑妃,却没见过她如小女儿一样高兴得直拍手,当即也替自己家娘娘高兴。

    心腹太监也挺高兴,运上百个花盒进宫着实麻烦,他以后也不用再受这罪了。

    谁知冷静过后宸妃指着挡在花瓶后的一只尚未拆封的花盒:“不对啊,怎么还有一盒?我明明数过了适才已经够一百盒了。”

    心腹太监忙道:“这是店家送的,说我们买的多所以多送了一盒。”

    “这店家可真够抠搜的。就送一盒?”宸妃边嘀咕边随后打开花盒,而后神情一愣。

    心腹太监心里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便见宸妃从里面拿出一个玉雕:“这水瓶子是个什么意思?”

    再看花盒外面,写着“十二星宫”。

    “十二星宫,那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