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雪中悍刀行 > 第504节
    迟暮老人说,王爷要我捎话给你们,宋家宅子今天死一人,郡内将卒就要死一万人,如果人头凑不齐一万,那北凉铁骑就去别郡别州借脑袋。

    说完那句话,满头白发的老人弯腰拿起脚边的一壶酒,望着那些狼狈撤退的背影,一口一口喝着酒,含糊不清地喃喃自语。

    老人像一条苍茫的老狗,无牙了,明明已经嚎不动了,但偏偏让人觉得有几分独到气势,大概那就是读书人在书上看到的气吞万里如虎。

    ……

    在两淮道节度使蔡楠挺身而出之后,第二位敢于拦路的离阳骨鲠之士,不是领兵打仗的武人,也不是牧守一方的文官,而是一位致仕还乡多年的文人,僭越地从箱底翻出那件六品言官公服,穿上后独自站在驿路之上,战战兢兢的家人实在拦不住这个失心疯的老头子,一半族人连夜搬到僻远的乡下祖宅,一半族人躲在家中闭门不出,只有老人那个最没有出息的二儿子,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中举人功名的穷酸秀才,无勇义唯有孝,故而满脸惶恐地站在路边等着为父亲收尸,背回家去。

    之后当铁骑汹涌而过,只留下那对颓然坐在驿路旁抱头痛哭的父子。

    吴家百骑之中的纳兰怀瑜,她原本遥遥跟在后头,实在是熬不过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快马加鞭来到年轻藩王身侧,这位曾经蝉联胭脂评美人的剑道宗师笑问道:“王爷,怎么回事?”

    徐凤年犹豫了一下,仍是摇摇头,没有聊天的欲望。刚刚从那头伴随自己多年的海东青得到一封密报,除了袁庭山领蓟北精骑由箕子口入关拦阻,蜀地也抽调出了两万兵马赶赴广陵道,统帅正是西垒壁战役结束后负气离开徐家的吴起,副将是当年寥寥无几选择跟随陈芝豹离开北凉的将领,一个曾经在边军中横空出世的年轻骁将,名叫车野,无论是跟这个年轻人打过交道的宁峨眉,还是如今负责镇守北凉南边门户的陵州将军韩崂山,都对此人评价很高,认为车野并不逊色寇江淮郁鸾刀两人。

    英姿飒爽的女剑客不肯罢休,刨根问底。

    徐凤年怔怔出神,好像完全就没有听到纳兰怀瑜的絮叨。

    吴六鼎无奈道:“姨,咱们矜持点好不好?”

    纳兰怀瑜白眼道:“呦,现在晓得矜持啦,小时候是谁拼了命往姨的胸脯上蹭的,什么打雷下雨好害怕啊要找地方躲躲,什么冬天天气好冷脸好冰啊……”

    吴六鼎小心翼翼瞥了眼身边的翠花,然后赶紧跟纳兰怀瑜赔笑讨饶道:“姨,怕了你,方才那事儿吧,咱们娶剑爷爷跟姓徐的时时刻刻形影不离,想必他老人家知道内幕,你问他去。”

    正在和张鸾泰以及刘坚之讨论剑道的老人闻言笑道:“没啥稀奇的,王爷就是问他想不想为了搏取士林名声,以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然后洪书文那小子就抽出了刀,作势要策马杀人。”

    昔年意气奋发的杏子剑炉少主,如今沉默寡言的中年剑客岳卓武插话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老祖宗的‘家训’,连人都做不好,能当好官?就更别提经世济民了。我生平最见不得这种沽名钓誉的文人,为了青史留名,做人毫无底线可言。尤其是那前任离阳首辅碧眼儿,尤其不是个东西!”

    徐凤年突然回过神,转头道:“别人不好说,唯独张巨鹿,在我眼中是真正的读书人,一百年能出一个,就会是整个天下的幸事。”

    岳卓武并未因为徐凤年是北凉王而一味附和,依旧坚持己见,摇头道:“连子女都可以害死,估计还很理直气壮,这种人就算是不贪渎不扰民的清官,也好不到哪里去。”

    徐凤年也未辩论什么,只是一笑置之。

    历史如书,有些书页何其沉重,翻书之手,也许不断指便翻不过去。薪火相传,想要传给后人后世,持火之人,也许就会灼烧手臂,甚至不惜自焚,只为苦等接过薪火的晚辈。这个世道,需要明君,需要名臣,需要英雄,需要枭雄,需要风流,需要高歌,需要意气,需要清谈……需要很多人,但往往有些时候,聪明人各有风采的时候,其实更需要一两个傻子。

    徐凤年没来由轻声笑道:“其实那个老书生挺好的,拦路为人臣,让路为人父,可惜不是咱们北凉人。”

    在军中有疯子绰号的洪书文没心没肺道:“王爷,咱们北凉有铁骑,有凉刀,有强弩,有大马,已经足够了!”

    徐凤年低声道:“希望将来能有不够的那一天。”

    一路行来就像是徐凤年跟屁虫的洪书文突然唉声叹气,“王爷,我要是个娘们就好了。”

    吴六鼎顿时毛骨悚然,做了个双手环胸打哆嗦的姿势,愤愤道:“洪疯子,拍马屁也就算了,但是好歹要点脸行不行?”

    翠花会心一笑。

    洪书文怒道:“老子是个娘们,去梧桐院给王爷端茶送水不行啊,六大缸子你想啥呢?!”

    然后洪书文扭头嬉皮笑脸道:“翠花姐,跟这种满脑子不正经念头的色胚待在一起,可得小心再小心啊。不过幸好翠花姐你剑术比六大缸子高,他要敢动手动脚,你就一剑剁掉他三条腿,到时候我捡起其中一条,腌了做下酒菜!”

    不光是吴六鼎扛不住了,刘坚之张鸾泰这帮大老爷们也有些吃不消,纷纷笑骂洪书文口味重。

    喜欢成天到晚闭着眼眸的翠花微微睁开,望着洪书文缓缓说道:“如果一条不够下酒咋办?不然加上你的?”

    洪书文下意识赶紧伸手护住裆下,尴尬道:“翠花姐,不用不用,真不用的,我刚戒酒。”

    谈笑之后,徐凤年眯眼仰头,然后迅速抬起一条手臂。

    一头神俊非凡的猛禽斜坠而落,停在徐凤年手臂之上。

    等徐凤年看过了小竹节内的密信,那只伴随过主人先后三次游历江湖以及两次入京的海东青,低头亲昵地啄了啄徐凤年的手背后,振翅而飞。

    徐凤年喊来袁左宗,脸色复杂,轻声道:“袁二哥,西楚主力在谢西陲的主持下,她则御驾亲征,开始向西线突围。而曹长卿已经悄然动身,孤身北去太安城了。”

    袁左宗愕然,问道:“曹长卿一人北上?”

    徐凤年重重点头。

    袁左宗叹息道:“这位公认擅长收官的大官子,怎么最后关头如此一塌糊涂?”

    徐凤年低声道:“我只猜得出一个大概,曹长卿恐怕最后选择背弃了很多人,也许其中有在忍辱负重的北莽南朝豪阀,有突兀复出的王遂,甚至有在庙堂和两辽隐忍多年的顾剑棠。为了复国,励精图治奔走南北二十年,曹长卿竟然都能放下……”

    徐凤年没有继续说下去。

    袁左宗毕竟是接触过很多深重内幕的局中人,问道:“难道义父早年所说的那个西楚传闻,是真的?”

    徐凤年突然笑了,“都说读书人最是负心人,还好有个曹长卿,告诉了天下人,读书种子也可以最是痴情种。”

    袁左宗欲言又止。

    徐凤年破天荒有些难为情,瞪了袁左宗一眼,显然是不想袁左宗说什么。

    一向不苟言笑的袁左宗嘴角有些笑意,果真没有说话。

    沉默片刻,袁左宗还是忍不住开口说话,但是没有用往常时候“王爷”这个敬称,而是“小年”这个很有一家人气息的称呼,“小年,不管别人怎么想,袁二哥很高兴你这次领军南下,理由很简单,我就觉得这才是义父嫡长子该做的事情。”

    徐凤年有些无奈。

    这种不讲理,确实很有徐骁的风格。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袁左宗很快笑着补充道:“当然了,中原这边整整二十年,没听到咱们徐家铁骑的马蹄声,得让他们长长记性!”

    袁左宗抬头望向远方,“义父说过,世间比雷声更大的声响,唯有我北凉马蹄声!”

    徐凤年小声道:“徐骁可说不出这么豪迈的话语,肯定是我师父第一个说,然后他就借了不还,还会私下叮嘱我师父千万别说是他剽窃去的。”

    袁左宗顿时无言,揉了揉下巴,“听小年你这么一提,真有可能。”

    徐凤年哈哈笑道:“但是有些话,不管是不是徐骁第一个说,但只要是他说出口,就是豪气!”

    事实也是如此,一场春秋战事早就已经证明了一件事。

    有些话,只能,也只配那个瘸子来说!

    ……

    而此时,正值北凉铁骑南下中原之际。

    一位青衫儒士由南往北。

    当年那位名动天下的大楚曹家最得意,不知何时就双鬓霜百了的风流读书人,走得云淡风轻。当他在那天成为棋待诏之后,他从未如此如释重负。

    山河破碎家国不在之后,这袭青衫四入离阳皇宫,只是这最后一次,他不入城不入宫。

    一人兵临太安城而已。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西楚霸王曹长卿!

    第285章 风雪铁骑下江南(七)

    北凉铁骑闯入了江南道腹地,有数万两淮边军的前车之鉴,这支打着靖难平乱的骑军一路畅通无阻,加上骑军对所经之地秋毫无犯,勉强算是给了赵室朝廷一个台阶。

    如果按照如今的离阳版图来看,位于广陵江以北的江南道,其实称呼名不副实,但在春秋前期,一向将广陵以南的疆域,视为瘴气横生的蛮夷之地,当年占据广陵江以南大半疆土的旧南唐,除了在顾大祖领军下打过几场荡气回肠的战役,给当时大将顾剑棠领衔的离阳大军造成不小麻烦,事后朝廷兵部户部联手统计兵力折损,发现一个极为滑稽可笑的结论,死于疾病的离阳兵马,竟然与战场伤亡人数大致相当,相传离阳老皇帝定鼎天下后,对受降入京的南唐君主说了一句,人和在西楚,地利在你南唐,唯独天时在朕的离阳,世人皆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而在朕看来,此话当不得真啊。

    之后离阳在先帝赵惇手上并州入道,其中设置江南道的时候,不是没有文臣提出异议,建言江北道更为妥当,只是文治武功都被誉为历代君主中佼佼者的赵惇,笑着驳回,理由更是极富一种野史的传奇色彩,赵惇在朝会上拿了一本当时翰林院新近编纂而成的大型诗集,笑称自古多少文人雅士以抒写江南风景美人,难不成后人翻阅此书之际,还要他们转个弯?不得不偏移视线去看一条“古时江南是今日江北”的注语,且“北”字气韵太硬,未免太过大煞风景。

    在沃土千里养育出鼎盛文风的江南道,这支铁甲铮铮战马雄健的北凉骑军,显得格外突兀。洪书文这帮土生土长在西北的年轻北凉蛮子,就尤为水土不服,说这儿的地面都是软绵绵的,不爽利,马蹄子踩在上头都没个声响,更别提在关外大漠,纵马扬鞭时的那种尘土飞扬,驿路官道两侧更是草长莺飞杨柳吐绿的旖旎风景,让洪书文等人没有丝毫感到如何赏心悦目,只觉得胸口憋着一口闷气,手脚都施展不开。相比这些习惯了西北黄沙风雪的年轻武人,袁左宗和一拨年少时经历过春秋战事的大雪龙骑铁骑,就要心平气和许多。

    这支铁骑日夜行军,在幽州河州蓟州境内并不刻意追求速度,不过南下中原的时候就变得推进极为迅速,但是北凉边军订立的繁琐规矩还是雷打不动,想要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骑军,健卒,铁甲,大马,粮草,军律,战场,缺一不可。二十年来,北凉边骑的磨刀石从来只有北莽大军,比如凉州游弩手的对手,绝大多数是董卓麾下乌鸦栏子这等勇悍敌人,这就让北凉边军形成一种很有意思的错觉,那就是很大程度上高估了天下兵马的整体战力,这一点恰恰跟离阳尤其是中原境内所谓的精锐兵马相反,比如杨慎杏的蓟州步卒就一贯瞧不起燕文鸾的步军,广陵王赵毅的骑军就坚信可以与北凉铁骑有一战之力,靖安道的青州军也从不把北凉铁骑当回事,曾有领军主将放话出去,什么铁骑不铁骑的,身上挂几斤铁就是铁骑了?何况北凉那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士卒披甲的比例能达到半数吗?

    然后当这支大雪龙骑军一览无遗地出现在中原视野,朝野上下,闭门闭城闭营闭关,当然顺便还有闭嘴了。

    深沉夜幕中,在江南道五彩郡一个叫双鸾池的风景名胜附近,大队骑军停马就地休整三个时辰,北凉游骑斥候仍是以一伍成制向四周撒网出去,十里返还,在侦察游曳之前,每名游骑伍长都会从标长手上接过一幅地势图,绘图极为精密严谨,不但详细标注出了山川关隘的名字,许多时候甚至就连大小村庄哨所都有记载,显而易见,这绝对不是临时搜罗而来的地图,更不可能从地方官府军伍那边借用,那就只能是北凉早就记录在边军机密档案的东西,看那些地图纸张的新旧,最早也只是三年前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盘踞西北俯瞰中原已经二十年的北凉边军,从未对中原真正的不闻不问!这种不显于言语和桌面的蛛丝马迹,让整支骑军从斥候到主力,从伍长到将领,从上到下,都出现一种隐忍不发的压抑炙热,如雪中架火炉。

    大军寂静整肃,一行人却在这个风雪夜缓缓而行,悄然离开驻地,骑马去往江南名胜双鸾池那座声名远播的千年古刹寒山寺,正是徐凤年袁左宗徐偃兵三人和两个当地人,一人是拂水房安插在江南道的谍报头目,便是徐凤年也仅仅知道此人化名宋山水。年近六十,麻衣草鞋,粗看就如常年田间劳作的老农,但是此人却是创建拂水房的元老人物,被褚禄山依为心腹。另一人年龄与谍子相当,姓张名隆景,只不过气态与前者截然相反,满身富贵气,是五彩郡当之无愧的首富,黑白通吃,绰号张首辅,寓意其在江南道五彩郡手眼通天,与一朝首辅无异,张家不算五彩郡的外来户,只不过真正兴起于二十年前,之前只算是一县之内的豪绅人家,在张隆景手上开始飞黄腾达,富贵阔绰之后,不忘反哺家乡,慷慨解囊资助过近百位贫寒士子,其中十多人如今都已是官品不低的实权人物,最为翘楚的两位更是分别官至户部郎中和一州别驾。

    为了照顾多年不曾骑乘的张隆景,一行人走得不快,这让张首辅很是忐忑不安,他本来安排了心腹扈从乘车而来,但是年轻藩王临时起意要去寒山寺赏景,勋贵如北凉骑军主帅袁左宗也是骑马而行,张隆景哪敢唯独自己一人乘车前往,当年从一个徐家军中骁勇善战的青壮校尉摇身一变,在五彩郡浸淫官场二十余年,很多沙场棱角都已磨掉,何况距离当年香火已经隔了一代人,张隆景更不敢在声名赫赫的新凉王跟前失了礼仪。

    这次泄露身份,为旧主徐家的北凉骑军资助粮草,子孙满堂的张隆景并非没有顾虑,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家族内外的方方面面,都起了风波涟漪,近的不说,就说那些张家早年雪中送炭伸出援手的寒庶子弟,如今做成了身着青绯的官员,想必接下来就要一封封绝交信送往张家宅子了,说不得之后最想张家满门抄斩的人物就是这拨人,熟稔人情世故的张隆景想到此处,多少还是有些苦涩。但要说后悔,绝对谈不上,张隆景比谁都清楚,张家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无论是官场能耐还是江湖地位,此刻身边这个从未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老谍子宋山水,这个躲在深沉阴影中的幕后老人,居功至伟。

    张隆景两腿两侧一阵火辣辣刺疼,一时间有些恍惚,作为老字营骑军出身,遥想当年跟着大将军南北征战,甚至能够在颠簸马背上打瞌睡而不坠马,更别提无比娴熟的策马厮杀,不曾想二十年后,就是骑马出行都如此艰辛,原来自己真的是老了啊。

    年轻藩王的言语打断了这位张首辅的神游万里,“张隆景,等我北凉骑军原路返程的时候,张家跟随我们迁入北凉的事宜是否会有波折?如果有什么困难,你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未雨绸缪,总好过到时候手忙脚乱。还有,我丑话说在前头,北凉骑军哪怕去了广陵道战场,但只要依旧留在中原,一般来说就不会有人敢动你们张家,可如果不迁徙入凉,整个家族就会是四面树敌的严峻局面,别奢望昔年的好友会念旧情,到时候朝廷不出声,地方官府和当地驻军也会人心思动,所以你族内若是有年轻子弟心存侥幸,你最好跟他们把道理说明白,如果说不明白,打也要打明白,毕竟一时的家族不睦,总好过以后的家破人亡。当然,就像跟先前十六个家族那样,我可以保证张家到了北凉境内后,不敢说日子比在原先地方更惬意,但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家族子弟无论从文从武,北凉都会大开方便之门,我已经跟褚禄山和宋洞明打过招呼,官场和军伍会为你们挤出五十余个位置,分摊下去,一个家族好歹能分到手三个左右,最低官身也是实权的从五品。”

    说到这里,徐凤年自嘲道:“从五品,哪怕就算再高一点,其实对你们这些郡望大族来说的确有点寒酸了,所以我也可以私自答应你们,如果不是陵州这种地方驻军,而是关外边军,官阶可以再高一级,如果不是凉州官场,是流州衙门,也额外可以高出一级。凉莽第二场大战在即,这里头的权衡利弊,你们自己看着办。”

    张隆景正要说话,徐凤年突然转头笑望着这个二十年不曾忘徐家的老卒,先行开口道:“加上你们五彩郡张家,我北凉骑军一路行来,整整十七家,都不惜冒着杀头大罪走到幕前,我徐凤年很感激你们,也会尽力打赢北莽,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张隆景默然,神色复杂。

    张家在五彩郡乃至于在整个州道左右逢源多年,这次自己这个家主一意孤行,接下来家族内外的剧烈反弹肯定不会少,但是归根结底,张家已经在离阳无路可退,已经不是活得滋润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想活,就只能按部就班退往北凉境内。张隆景近日经常扪心自问,张家子弟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另起门户,就算年轻藩王和北凉官场愿意开后门,让家族年轻一辈走条捷径,可走得顺当与否,走得是远是近,都不好说啊。

    老谍子宋山水亦是默然,相比毕竟只是偏居一隅的张隆景,他要知道更多隐秘内幕,事实上北凉铁骑离开藩王辖境后,沿途被拂水房看顾扶植的家族不是十七,而是二十四,河州蓟州的四家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朝廷彻底决裂,但是再往南走,就开始有反复之辈,比如江南道北部的两个家族,一个由于徐家老卒的前任家主去世多年,这次就选择了装聋作哑,之后那个家族更是通过官府暗中联系赵勾,试图以此与北凉划清界限,而后者的老家主尚且健在,其中缘由如何,是贪图富贵还是顾及子孙前程,不得而知。之后陆续又有六个家族先后作出类似选择,宋山水相信越是远离北凉道,这样背信弃义明哲保身的家族只会越来越多,但是让宋山水奇怪的地方是各地拂水房都按兵不动,原本老谍子以为是将来再收拾这帮白眼狼,但是今夜跟在新凉王身边亲眼见亲耳闻后,心狠手辣的老谍子突然有些吃不准了,直觉告诉自己,应该是从此井水不犯河水的可能性更大些。

    斥候出身的宋山水心底有点遗憾,是替北凉感到憋屈。但对北凉尤其是那个年轻人,老谍子其实没有什么失望,对于这位当下在离阳如雷贯耳的年轻藩王,宋山水倒是生出几分本该如此的熟悉感觉。

    先前那些战死沙场的袍泽将士且不去说,对所有活着的人,大将军徐骁何曾亏待过分毫?何曾斤斤计较过?这么多年来,北凉境内将种门庭多如牛毛,为恶一方的纨绔子弟何曾少了,直到大将军去世之前,都没有动这些蛀虫这些家族,只是竭力打造北凉边军这支戊守门户的精锐之师,一次次巡边,对身后尤其是陵州的乌烟瘴气,或多或少有些视而不见的嫌疑,最终从头到尾都信守了早年的那个承诺,“我徐骁他年得了富贵,就要保着手底下老兄弟们跟着我一起享福!”

    是不是如果凉莽不打仗,新凉王徐凤年就不会在陵州官场大动干戈?

    原本老谍子对此事很好奇,但是现在偏偏问不出口。

    至于北凉铁骑有没有下次的南下中原,新凉王有没有坐龙椅的念头。老谍子不知为何突然想都不想了。

    在接下来新凉王和袁统领的闲聊中,两个老人得知当下不但蓟州大军南下阻截,两万蜀地精锐也出蜀向东追击,而且位于中原腹地的靖安道那边似乎也蠢蠢欲动。

    一旦爆发战事,真正负责阻截北凉铁骑的主心骨,兵部侍郎许拱一定会精心挑选一个不利于骑军开展阵型的地方。

    在张隆景眼中,离阳朝廷这是要请君入瓮啊。

    张隆景不得不忧心忡忡,因为他毕竟已经远离徐家铁骑二十来年了。

    甚至没有见过凉州虎头城,幽州葫芦口,流州青苍城。

    老谍子破天荒主动跟并驾齐驱的张隆景开口聊天,压着嗓音问道:“怕了?”

    被揭穿心事的张隆景没有恼羞成怒,只是叹息道:“不是怕,只是担心而已,担心虎落平阳。”

    老谍子嗤笑道:“虎落平阳被犬欺?虎啸中原,有个屁的犬吠?!”

    张隆景悻悻然。

    前头突然传来年轻藩王的温醇嗓音,“老宋,马屁我收下了,但是不保证你能在拂水房升官,那是褚禄山的地盘,他说话比我管用。”

    习惯了喜怒不露形色的老谍子嘿嘿一笑。

    张隆景转头瞪了眼坑了自己一把的老混蛋,“姓宋的,这辈子都甭想我请你喝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