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血淬中华 > 第23章
    自己自作主张作出的事情能得到冯华的肯定,商德全心里一阵痛快,当下就把这几个中外人员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他又略带婉惜地说:“本来,我还能帮子夏你多物色几个人才的,可是没成想有很多人已经提前接受了浙江温处道袁世凯的邀请。尤其可惜的是段祺瑞,他可是我们那一期的高材生,没想到却让袁世凯抢先一步给招揽走了。”

    与段祺瑞失之交臂,冯华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不可能所有的人材都会为自己所得。但袁世凯的动作居然如此之快,却让冯华感到暗暗心惊:看来袁世凯还真的不可小视,未来,他仍然会是自己最强劲的对手。

    并没有将心里的担忧表现在脸上,冯华哈哈一笑道:“那怕什么!他袁世凯有段祺瑞,我们义勇军有商子纯,咱们就与袁世凯、段祺瑞好好比试比试,看看谁编练的新军素质更高、战斗力更强。”冯华的一席豪言壮语说得商德全亦为之一振,胸中充满了意气风发的豪情……

    按照计划,冯华他们在天津还要拜会几个人,但距离最近,而且也是冯华最想见的,当然还是与自己有亦师亦友之谊的严复。第二天上午,冯华和李九杲二人吃过早饭后,再次来到了大狮子胡同深处的严公馆。可事情实在是要多巧就有多巧,严复这几日都住在水师学堂,并没有回家来,他们也再次吃了老管家一个不冷不热的闭门羹。

    无奈地摇摇头,冯华苦笑着对李九杲说:“说不得,咱们只好再去一趟东局子水师学堂了!”

    二人刚回到旅馆的房间外,就听到菱儿在屋中嘟囔着:“好不容易来到了冯大哥的老家,本以为能好好遛遛,可咱们除了这宫南、宫北两条大街和船码头,哪儿都没有去过,真是憋死人了!”菱儿刚说到这儿,一扭头看到冯华进来,不由吐了吐舌头,赶紧闭上了小嘴。

    贺菱儿的抱怨冯华听了一个满耳,不过他心中明白,自从昨天秋瑾离开后,贺菱儿的情绪就一直比较低沉,现在的牢骚只不过是借机发泄一下罢了。反正中午之前这段时间还没有安排什么事情,而且也要与义勇军在天津的情报部门进行联络,于是冯华笑着说道:“别抱怨了,冯大哥这就带你们去逛估衣街!”听了这话,贺菱儿和龚芳这两个小丫头高兴得一下子蹦了起来。

    估衣街东起大胡同,西至北大关,与宫北大街只有一街之隔,是当时天津城最繁华的一处商业街市。街西口一面牌楼书有“沽上市廛”四个大字,素有“畿南繁华津城地,热闹估衣第一街”之称。街两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五花八门的牌匾、花花绿绿的幌子在告诉人们每家店铺经营什么商品。在这里,绸缎棉布、皮货估衣、丝线百货、鞋帽成衣、寿衣香烛、洋广杂货、瓷器土产、字画玉器、纸墨笔砚、干鲜果品、药铺茶馆,五行八作,样样俱全。许多店铺贴着“大廉价照码九折”的红绿纸条,店铺的伙计着带有各地方言韵味的南腔北调,合辙押韵的诙谐吆喝,争相推销自己的商品,给街市的繁华热闹凭添了几分火爆。著名相声《卖估衣》的逗哏、捧哏,就是取自这条街上买卖估衣的对白。

    街面上虽不是人山人海,却也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商贩们大声地吆喝着:“快来瞧啊,快来看啊,便便宜宜的大甩卖啊!”,响亮的嗓音像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们的听觉。尤其是那些轻易不进城的乡下人,别管是看到卖什么东西的,都满有兴致地挤到跟前饱看一顿,买与不买放一边儿,这进(北)京下(天津)卫,总是要开开眼的。

    贺菱儿、龚芳到底是女孩儿家的心性,看着那艳丽的绢花、五彩的丝线、各种花色的洋布和翡翠玛瑙饰品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几名卫士却没有那个闲情逸致,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冯大哥,我想买点儿东西。”贺菱追上正在小声交谈着的冯华和李九杲。

    “哦,你喜欢什么只管买去。”冯华和李九杲一边谈论下午去东局子的事儿,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着。

    贺菱儿却是分外高兴,与龚芳二人左挑右拣地分别购买了一对翡翠“如意坠”。看着贺菱比比划划、爱不释手的样子,龚芳又来打趣,俯在贺菱儿耳边悄悄地说道:“妹子,是不是与冯大哥一人一只呀?”

    被说中心事的贺菱虽是满脸绯红,却也不甘示弱,不失时机地反讥龚芳:“是呀,邢大哥戴一只,芳姐戴一只,只求二人万事如意,地久天长!”

    如是平常,龚芳定是不会饶过贺菱儿的,早就追过去惩罚一番。如今在大街上,自是不敢太“疯”,只好恶狠狠地瞪了贺菱儿一眼:“死丫头,回去再跟你算账!”

    尽管是东瞅西看、走走停停,两里长的街市还是很快走到了尽头。出了估衣街西口就是北门外,这北大关仅靠着钞关浮桥,东邻估衣街、锅店街,西靠针市街、竹竿巷,车来船往也是一处繁华所在。

    从北门到北大关仅约半华里长的大街两侧,店铺林立,热闹异常。什锦斋、素香园、天一坊等饭馆,天盛号酱肉、龙昌海货店、裕泰永杂货铺、公升茶庄、长源合蜡烛铺、联兴斋鞋帽铺等各色店铺,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桥头西侧有一家字号叫“恩德祥”的包子铺,如今极负盛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还没有叫响时,恩德祥的包子已经是远近驰名了,别说北城一带的商家行旅、街坊四邻常来光顾,就是城南城东的老少爷们儿也都闻香而至,慕名而来。

    看看已近中午,冯华一行人走进“恩德祥”,店堂里已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堂倌殷勤的把他们让到里面的雅间。除了吃过“狗不理”包子的冯华以外,其他七人都被这面白、皮薄、馅儿大、料儿精、味儿香、口感好的面食精品所倾倒,一边啧啧称赞,一边敞开肚皮一顿饱餐,每个人都吃得满嘴流油。

    大家吃饱喝足走出“恩德祥”,李九杲则留在后边会账。等待着盘垣许久仍不出来的李九杲,贺菱儿有些不耐烦:“这个李大哥,结个帐也这么罗嗦!”

    不一会儿,李九杲走出店门,快步追上了众人。贴在冯华身边,他悄声说道:“大哥,五弟来了。”

    冯华禁不住一惊,按照安排黄德贵应该在山海关接应他们,此时他突然改变计划,必定是发生了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德贵来了,他现在在哪?”

    李九杲低声答道:“恩德祥的周掌柜说,五弟也住到了‘大生字号’。最新情报表明,人要在天津对咱们下黑手!”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16~17章

    第十六章夜袭“明月轩”

    自从那日在龙口街,黄德贵、郑偃武和汪世宁等人对浦敬易作出了“进行监视跟踪,放长线钓大鱼”的决定以后,他们立刻把浦敬易案定为了一号案件,并从情报部、保卫部抽调出精锐力量,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负责处理此案件。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这个案子逐渐露出了端倪。这个浦敬易很可能就是隶属于“中川六之介”(陆志介)所供认的日本人专门针对义勇军成立的间谍组织“冯华特别行动本部”,他们的本部就设在在盛京城大北街的“明月轩照相馆”。如果说浦敬易是一只放出来的风筝,他人虽在龙口街,但线头却牵在“明月轩照相馆”的老板祁虎吉手里。

    “冯华特别行动本部”的浮出水面,让黄德贵、郑偃武长长舒了一口气,这颗随时都会给义勇军造成致命一击的神秘毒瘤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义勇军在这场隐蔽的战争中又一次取得了主动权。

    浦敬易为人处事十分小心,虽说平时喜欢北街南街的到处乱窜,好东拉西扯地什么事情都爱打听,但其表现到还算“本分”,很像一个正经买卖人。为了装装门面,他也常在集市上收购一些土特产,还时不时地打着下乡收货的旗号到四乡二十八屯去转悠。

    前不久,浦敬易在回了一趟盛京后,又带来了一个叫田木成的年轻人。据浦敬易向客栈老板介绍,这个田木成是他们货栈的伙计,专门负责运送他这条线收购上来的货物。不过,随着田木成的到来,浦敬易在龙口街的活动却突然活跃起来,不但多次出入南圩门,对兵工厂进行窥视,而且还加紧了对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的侦察;同一时期,位于盛京的“明月轩照相馆”也出现了异动,不断有陌生人员出入其中。

    这一系列反常的表现,立刻就引起了黄德贵、郑偃武和汪世宁的注意,日谍最近很可能要有所行动。基于冯华从京师回来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再者,龙口街的大迁移行动也即将开始,为了确保兵工厂安全转移,应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那天,正是龙口街大集,刚刚从盛京返回的田木成带着一个搬运工打扮的人,携带着几只木箱再次进入了龙口街。以往,田木成都是装模作样地从龙口街带走一些收购的山货,而整箱往龙口街带东西还是第一次。负责监视浦敬易的张德山在田木成他们进入客栈后,立刻按预定方案发出了信号,埋伏在附近的汪世宁带领保卫人员以检查的名义进入客栈,直奔浦敬易的房间。

    虽然感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儿,但浦敬易还是佯装镇静:“义勇军保护商工,远近闻名,各位如此行事,就不怕坏了义勇军的名声?”

    “保护合法商工,是我们一贯的政策。但是,如果是打着经商的幌子,干不可告人的勾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