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伞兵”和“小刺猬”》

    作者:孙幼忱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总序

    杨牧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迄今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演进和日益显示巨大威力的历史:人们生产工具的改进,对自然之谜的破解,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一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高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正在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一个空前规模和意义深远的科教新高潮正在到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努力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素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国民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破除愚昧和迷信,批驳各种伪科学、反科学的歪理邪说,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中共中央及时颁发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新闻出版署把创作、引进、翻译和出版优秀科普图书,作为落实中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在制订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规划时,专门设立了科普读物出版的子规划。《中国科普佳作精选》系列丛书的出版,就是这一规划的成果之一,并作为出版工作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

    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长期以来在科普园地中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创作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作家们娓娓动听的叙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的心田。

    应该看到,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工作,不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与它所肩负的重任都还很不适应,任重而道远。希望《中国科普佳作精选》的出版,能为促进我国科普读物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1999年8月2日

    代序

    在童话中融入科学

    叶永烈

    我先是从纸上认识孙幼忱。

    1961年,我在北京的一家书店里买到一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童话集,书名叫《“小伞兵”和“小刺猬”》。开卷而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小伞兵”和“小刺猬”》,作者的名字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孙幼忱。

    书的编者十分推重孙幼忱的这篇科学童话,不仅用篇名作书名,把这篇作品列为书中16篇科学童话之首,而且还在《编辑后记》中提及:

    “这本集子的名字叫《‘小伞兵’和‘小刺猬’》,不只因为里面有这样一篇童话,还想借这个题目来说明我们的编辑意图。我们希望科学童话像‘小伞兵’(蒲公英的种子)和‘小刺猬’(苍耳的种子)一样,到处传播,到处扎根,开出千千万万鲜艳的新的花朵。”

    此后,科学童话在中国大地真的“到处传播,到处扎根”。

    此后,过了20年,我去北京开会,遇上童话作家孙幼军。他对我说:“我弟弟来了!”他的弟弟,便是孙幼忱。

    我这才第一次见到孙幼忱。我吃了一惊,他竟用双拐支撑着,步履是那样的艰难。他是以双倍于常人的毅力,在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上一步步前进。

    《“小伞兵”和“小刺猬”》是孙幼忱的科学童话处女作,1959年发表于《新少年报》,当时他年仅22岁。从那以后,他坚持科学童话创作,写出众多的作品。

    我读了孙幼忱的科学童话,觉得充满诗意,富有儿童情趣,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

    《“小伞兵”和“小刺猬”》是孙幼忱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1000多字的短小的科学童话,如同一篇散文般优美。

    作者给科学童话中的两位主角取了形象化的“外号”: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

    “小苍耳长得真奇怪,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了尖尖的刺。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小刺猬’。”

    “小伞兵”、“小刺猬”这“外号”,取得十分传神,如同《水浒》中把李逵称为“黑旋风”,把时迁称为“鼓上蚤”,把张顺称为“浪里白条”。“小伞兵”、“小刺猬”同时也是十分贴切的比喻。

    在科学童话的创作中,能否处理好科学与童话的关系,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是机械地组合,还是有机地化合,成为两种不同作品。倘是组合,在科学童话中往往夹杂着“知识硬块”,作者忽然板起面孔讲起科学知识来了。这样的科学童话,像夹生饭似的,读者“吃”起来倒胃口。

    孙幼忱的科学童话中,使科学知识“溶解”于童话之中,浑然一体,显得很自然,没有那种编造、“加入”的痕迹。这是他的科学童话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的成功之处。

    他的《“小伞兵”和“小刺猬”》,写秋风吹动了“小伞兵”,小鹿带走了“小刺猬”。于是,到了来年春天,到处有“长着有刺的叶子,开着美丽的小黄花”的蒲公英,还有“长着锯齿的心脏形的叶子,开着绿色的小花”的苍耳。他把植物种子传播的知识,巧妙地融入童话之中,没有编造、说教之感。

    孙幼忱的另一代表作是中篇科学童话《小狒狒历险记》,同样反映了他的创作特色。

    《小狒狒历险记》写的是一只淘气的小狒狒离家独自外出,在大森林里经过了一番历险。虽然这样的童话故事是常见的,但是孙幼忱却在小狒狒的这番历险之中,穿插写了森林中各种“居民”的生活习性、各异形态。作者以小狒狒的眼光看大森林,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作者笔下的种种动物学知识,便在小狒狒的左顾右盼中很生动地写入童话。

    孙幼忱的科学童话用儿童语言来写,很有童趣,颇为幽默。以小狒狒巧遇大猩猩的一段为例:

    “我是大猩猩。”这只大猴子告诉小狒狒。说完,回过身坐在地上。

    小狒狒忍不住笑了。他朝天上看了看,这时不管是大星星,小星星,很亮的星星,黯淡的星星,全没有了,只有一朵朵的白云在蓝天上飘荡。

    “大星星,”小狒狒以为大猴子在逗他玩,就笑着问,“你该不是大月亮吧?”

    “什么?”那只大猴子更生气了,喊道,“我就叫大猩猩。大猩猩,明白不明白?我不是天上的星星,是树林里的大猩猩!”

    真是“秀才遇上兵”,在小狒狒面前,大猩猩讲了半天,小狒狒还是闹不清楚。这里,作者完全以小狒狒的目光来看大猩猩,所以写得很有儿童情趣。科学童话的读者是儿童。只有充满童趣的科学童话,才使小读者读来津津有味,忍俊不禁,爱不释手。

    在中国的科学童话作者队伍中,孙幼忱是一位坚持创作多年、形成自己风格的作者。他与哥哥孙幼军有着“童话兄弟”之称。

    愿孙幼忱同志在科学童话园地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小伞兵”和“小刺猬”

    --原载1959年12月7日《新少年报》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许多小伞兵紧紧地挤在一起,就成了个圆圆的白绒球!

    小伞兵有许多好朋友,那就是隔壁苍耳妈妈的孩子——小苍耳。

    小苍耳长得真奇怪,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了尖尖的刺。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小刺猬”。

    有一天,一个顶小的小伞兵,对一个顶小的小刺猬说:“我妈妈说,我和哥哥们不会老在这儿住下去的。”

    “为什么呢?”小刺猬不明白。

    “妈妈说,我们必须分散到别处去,藏在泥土里,才会像妈妈那样,长成一棵真正的蒲公英。”

    小刺猬听了,想了一想说:“可是,你们怎么到别处去呀?”

    小伞兵还没有来得及回答,突然一阵秋风吹来,把小伞兵头上的白绒毛吹得飘呀飘的。白绒球儿一下子散开了,一个个小伞兵就像真的伞兵那样,张着降落伞飞到天上去了。

    顶小的小伞兵飞在空中,快乐地大声喊道:“小刺猬,瞧,风伯伯带我们去旅行了!再见,再见!”

    好朋友走了,小刺猬真冷清啊!他们也想出去旅行,可是他们没有小伞,不能跟着风伯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