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圣地游侠 > 第24章
    白云回到春秋楼收拾了一下东西,把知本——承载知识的书本处理的干净利索,只带着一个小提包的书稿和被处分的决定,被发配到了另一个更偏远的哨警卫点。他恋恋不舍的看着乐土,心里想:别了,莫高峰,别了三千五阵地。最后再看一眼那棵树,树上偶然发开了一朵红花,他心情一暗:这是他走后,那些女杀手们催残的,唉,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呢?不如随我去吧!他取出笔帽,打落了那朵小小的花骨朵,轻轻的飘飘在空中,正落在他的手中,他无奈的笑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低吟中人与落花萧然飘走了。

    新的隐居处很好,至少气氛很好,登上峰顶,天地一片萧煞,正符合被贬者的心情意境,至少极为幽静北极一般的沉寂,任你沉思一百万年,也不会有人打断你的史前思考,唯一的音乐是天籁,如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融入原始森林的的清新空气,能配合你的心情起伏如潮,与仙山景色的大自然美完全和谐。这里作为流放的地方是因为物质生活困难,现代交通断绝,人烟罕见,要想进来或出去要经历极其艰险的路途。对于喜欢追求享受的人来说是一种软禁与惩罚。所以通常是逃兵们的闭关思过处。

    看上去草地上的人象是与环境一样被冰结了,白云是在雕像一样作着雕刻一般的思考。

    如今失败了,心情不禁有些茫然:该怎麽办呢?是冲上激流?还是退出低谷?如果坚持或许是从开始就注定根本就是一种错误!如果退出又岂不是半途而废?是该明智理智呢?还是该无畏无悔呢?不是白云突然动摇了,回想过去,他就曾考虑过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的问题。

    当时他反复考虑,挑战自己的想法勉强占了上风,他才决定卧底。如今回头再想,当初是否有些冒失?不是白云对自己没信心,信心是建立在实力上的。对于第一次独立实践这麽大的行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白云不清楚,兵家说:知己知彼,现在不知彼,而且知己也未必,否则就不会到福建来了。信心要建在哪里?总不能天马行空吧!

    这次不能再轻易决定重导覆辙了,过一过二不过三,再错谁能原谅你?白云对自己说。

    进退维谷!如何决择?这也不是第一次了,那时有人劝他另开一片天地,他的决择就是走。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这句赠诗点明了白云失意逐客的身份。

    逐客,这个词的词意很落魄,但以前它在白云的脑海里形象还是挺好的,屈原、苏东坡、柳宗元、杜……多少人改变了逐客的冷清尴尬甚至是落魄的形象,那都是因为他们的贤能与正直决定的,白云是否贤能我们不知道,但逐客总是与失意或者说是失败联系在一起的,失意倒是无所谓,个人得失算什麽?

    但是如果失意是由路线失败带来的话,那就不能无动于衷了,因为那意味着灾难的造成。白云的军营生活本来就是一种逐客的命运演绎,开头是逐客,在连队是逐客,现在又成了逐客,一个人不能总是失败下去,他要好好的反省一下,不再逃避,更不再试图忘记过去一直不可能忘掉的一切。错误不允许随着时间忘掉!当他终于明白了这一点时他认真的面对自己了,我真的迂腐吗?他不懂马列主义,但相信马列主义,过去凭着这一点信念,自认为问心无愧即是真的错了,也没什麽,好心办错事这同那些凶恶的敌人本质是不同的,危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别人指责他是左派,他还认为是误解或诬蔑。昨天,他随便翻读了《中国革命史》,连贯的浏览了二、四、五章,思路空前清晰敏锐的发现了一个令他震撼的结论:左右派内奸叛徒等内部人给中国革命造成的损失远比敌人大得多,王明不就是喊着马列主义害死了几十万革命者吗!他恍然大悟后,是惶然!革命者犯错的结果并不比敌人逊色多少。可笑自己读了那麽多遍《革命史》竟然从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看来真如别人所说的那样:书并非读的越多越好。自己当初不信书哪会越读越笨呢?直至今天才明白,就象习武一样,并非天天打拳的人就武功高强,白云作为一个习武者早就明白这一点,可是从来未把它与学道联系在一起,多年来执迷不悟是因为不懂得学道应该融会贯通起来。他曾给上面写过一封信建议以马列主义治帮,现在想起来简直啼笑皆非,这是一个充斥着多麽强烈的浪漫思想多麽理想化的空想主义设想啊!尽管当初他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上书的。帮会是以绝对强大的武力征服下,以金钱的利益为吸引。在残酷的帮规及流行千余年的仁义道德从思想上行为上约束管理下营造的建筑,其下层多是不务正业的流氓和争勇好财的恶霸,充满无穷欲望的野心家。

    这些人一旦失去金钱就是一盘散沙成为一群疯子,怎麽可能让他们信服马列主义用来管理他们呢?事实证明:他们只屈服于武力与金钱!如果用马列主义的话,那也一定是专政而不是教育。可过去被批评,自己自认真理在手,私下十分不满,错误的发牢骚说他压制真话,而堂主制止时,自己又错误的认为他是干涉言论自由,结果据理力争,成了大闹文殊院。唉,错错错!其实那些错误本身并不足够导致流放,送别的那个普通朋友曾暗示另有它故,让自己好好反想,可惜自己始终想不出来,不管怎样,言论自由与散布谣言,辩论与顶撞其实在本义上并无差别,只是因为场合时间的不同就发生了变化,如同古人所云:桔子在江北为桔到江南就成橘了。怪都怪自己当时一心求真理,未能顾及环境。唉,可叹可笑,当时自己执迷不悟还认为在坚持真理,没能认识到错误,不过坚持到没错,错在坚持错了还不能检查一下。

    实在不该呀,回想过去犯的种种错误,原来堂主说的一点都没错。

    嗨!过去还以为他高高在上,误解了他。莫莫莫!但愿今后不再重犯。白云回忆刚下哨所的前前后后,认为自己的确没什麽过错,而这次行动呢?是否太被动消极了?

    几乎从来没有去想过要补充完善计划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总在想:车到山前必有路,致使如此仓惶败退,能说没有责任吗?在叛逃原因上,自己也不肯搞一点有名堂有影响的罪名,仅靠偷听敌台反动言论是不能让狡猾的敌特相信的,是个极大的漏洞,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本因素是对于名誉有顾虑缺乏牺牲精神,卧底态度不够坚决彻底。

    白云回想革命烈士把生命都牺牲了,我却还计较名声,真是可耻呀!另外没有考虑到携带军事机密也是致命错误。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完善计划,设想可能出现的破坏成功的失败因素,扩大计划内容及如何骗去敌特的信任。这次应该大胆解放思想,大胆启发思路,不能仅仅局限在片面叛逃主义上,王牌更不能片面寄托在军事机密上,应该全方位全身心的以一个资产阶级享乐者的身份,被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俘虏的崇拜者的心理去设想敌人的确需要的东西来取得敌特的铁胆信任…………但即使是这些全部设计圆满也仅仅是一个空想的计划,还需要去实践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否则风云是变化莫测的。

    何况纸上谈兵者不是以身献谈了吗?可惜,人不患人不知己患己不知己,白云叹道:我究竟是个空谈的书生,还是个鲁莽的战士?进上天无路,唉!江湖无舟,能在水上飞的那是传说中的侠客,说什麽投笔从戎、壮志凌云身无一计,只是百无一用半书生。

    退呢,不知从何处收拾起过去!功名未就,耻辱未雪,怎能反带着新的坏名回去呢?这不可能!何况任误岂能轻易抛弃,绝不能!纵是一死也不能如此退缩!!!但假若一生都不能完成或由别人完成了,难道一辈子都不能回家了吗?唉!真是:是进亦忧,是退亦忧!啊!!!

    正当白云在体验范文正公千古当初的心情之百一时,秋风正在四处奔走忙着收集军事情报,收集军事情报倒不难,但问题还在于军事情报要经过筛选,对于国家能直接造成较大损失的情报不能要,他专挑不大不小或不能直接形成价值而必须还具备其他条件才能生效的转弯情报,例如某领导或机要员的电话号码、姓名、爱好,机密室的位置等只能是提供敌特间谍活动前提条件的信息,如果采取补救措施就作废了。秋风很细心认真,无所不录,终于搜集了五百多幅旧地图以及一千多条军事秘密,并制作成十三张软件交给付总检验,结果基本上通过政审,付总对秋风的办事能力十分赞赏,竟能在三天内就完成了这麽多的任务,却不知秋风才没那麽笨,笨到自己亲自去动手,他给小兄弟们打了个招呼,一下子就摆平了,不过尽管如此也还是够累的,现在他得知事情办成了,情不自禁的跳了起来,准备好好的去玩一下。

    幽幽的三千五阵地,清静依旧,那不高的莫高峰却让人仰之弥高,望之弥尖,一个解不破的千古之下的迷团:中国的士人为什么会有归隐的传统情结。一旦住在山里就会爱上那深山,一个独立的遥远的世界,一个世外的精神世界。秋风只是住了那么一小段时间就已有了说不出的感觉,尽管他严格的不严格的说他都不是士人而且一直信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格言,而且他的思想还挺现代化。

    从他的衣着就可以看出他喜欢赶时髦,但又与人不一样,假若别人流行西服,那他就穿短打衫,假若别人穿便服他就穿军装,假若别人穿军装他就穿可以最随意穿的油机服,别人穿便装的时候比较多,于是他穿短打和油机服的时候就多,短打属于便装,过去穿还不感多穿,所以他最常穿的是油机服:撸起袖子,敞开衣怀,一身天蓝色,看上去他就象个修理工什么的,而且无论从冬到夏他永远是单衣单裤,他觉得衣服穿多了是累赘,脱来穿去的很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