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中国侦察兵 > 第83章
    炸药这玩意儿不能品尝,只能通过气味和手感去区别。中国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赛到了第四天中午,可能这是最后一次单项。陈卫军想,前一次单项给假设敌搅浑了,亏吃大了,这回再不豁出去就没有机会了。他宣布,每个人负责类似的两种物质,在闻、摸的基层上结合舌头辨别。三位一听,晕,这可是炸药啊。不过,他们也没多想,有毒也罢,没毒也好,赶快抓住不太多的每个机会吧。中国二队的辨别成功率百分之百,可这个单项不计成绩,好在他们不知道,要不就生气坏了,漱口时说不定连胃液一块儿喷出。

    远远地便见路口的大树底下站着三名裁判,狼崽子走过去一看,地上摊着一块大帆布,上面放着一堆零件。从枪托的数字看应该是五支枪,其中有一块枪托跟中国的56式冲锋枪很相似,那是前苏联的ak47。因为ak74步枪最明显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固定木托的底板有不光滑的肋状筋,木托两侧有一道长约100mm、宽约19mm的槽,如此设计的最简单理由是,拼刺时手更方便握持枪托并靠近机匣的较小体积部位,有利于用劲于刺刀,但也有一种合乎逻辑的答案,那就是作为识别标志,利用此槽可使士兵在黑暗中拿起一支ak74就能知道枪型和口径。

    时间是规定死的,要求五分钟内装好五支枪。

    陈卫军进行了分工,两人一组。

    嗬,小样儿,半分钟内搞定。杨磊一听让他跟何健组装ak47,高兴坏了,袖子往大臂一捋,牛皮劲冲了上来,伤痕累累的脸上没有了疲惫,反而笑开了一朵明丽的鲜花。y的开始!何健也牛开了,说话的口气很冲,背上的负载太重,干脆一屁股坐到了腾着湿气的地上,伸手把橙红色的枪托拣了出来。

    说牛皮,也不算狂吹。ak47系列是全世界生产得最多的步枪,也是全球局部战争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武器。从1950年起,地球上没有一天没有哪个地方不在生产这种类型的枪支,苏联把它铸进了卢布钱币,莫桑比克把它画上了国徽国旗。就说狼崽子手里的81-1吧,是中国56式自动步枪的孙子,而56式又是引进ak47技术在国内自制的,81-1可谓ak47的曾孙,虽然枪刺、弹匣、准星护圈和机匣、枪口等处改进挺大,但模样儿基本差不多,平时81-1都练到蒙着眼睛拆装,现在睁着大眼组装曾爷爷,哈哈,游刃有余,简单得就像划个“一”字。

    距离半分钟还有8秒时,杨磊站起来报告组装完毕,装上裁判递来的子弹一勾板机,一声怦叫就像牛皮一样带劲,没待转身他就吼响了ok。

    何健着手组装第二支枪。这下傻眼了,留下的零件全没见过。他瞥了一眼陈卫军和姬文魁,那两个也是狼狈透了,这会儿才装好了三分之一,天气并不热,可额头上的汗水已经嘀嗒开了。

    陈卫军和姬文魁组装的是德国造k98步枪,也叫毛瑟98式卡宾枪,老古懂,一米多长,不能连发,装弹量只有5发。提起这个枪,就会让人想起“纳粹疯狂计划”的传说。据说希特勒没有死,带上这种枪乘着潜艇逃到了南极的地下。中国曾在30年代引进该枪的生产线,生产的“毛瑟1924”命名为“中正式”。这名字很耳熟,关于中国一个大名人的:姓氏蒋,名中正,字介石。二战时期,k98是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子弹形成的冲击力会对中弹部位造成强大的冲击波,造成内脏的损伤。子弹进入肉体后会发生变形和翻转,造成肉体内部巨大的空洞。中正式步枪是国军在整个抗战中装备最多的武器,巨大的威力成了百万侵华日军的恶梦。

    毛瑟式结构简单,但很精密,30多个组件。这都到了20世纪末,老东西早就淘汰了,这几位出生在70年代的中国侦察兵哪能搞清它的零部件结构?不过,运气算是不错,凭对武器的理解瞎子摸河,最终还是用组装好的“老毛瑟”怦响了子弹。

    何健拣起的是汤普森冲锋枪的零件。该枪的辉煌是短暂的。1921年第一批“汤普森”诞生,因为结构复杂没被美军选中。而这时,黑帮在美国颁布禁酒令后做起了私酒生意,热衷上了“汤普森”几十发甚至上百发的大容量,以及高达120发/分的射速。为了对付黑帮,美国警方大批购进“汤普森”,一度被冷落的“汤普森”成了“黑白两道”的抢手武器。1940年,美国迫于二战的压力不得不大批购枪,“汤普森”成了40年代初美军的装备,直到1945年停止生产,逐渐被美国m3a1式冲锋枪取代。

    当兵的都知道美国汤普森将军,该枪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人认定,“汤普森”冲锋枪是最有“文化含量”的,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而且其造型将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派设计完美地结合一体,优美的曲线与硬朗的机匣、枪管、弹仓、弹鼓相映成趣,古典而优雅,足以让跨枪者冲腾起中世纪武士的豪情。而这一“文化”特点,让仅知道一点“汤普森”历史但没有接触过这类枪的中国军人多少明白了一点该选用哪些零部件,所以组装这支枪也不算太难。

    剩下的两支均是一战时候的产物:美国1896步枪,意大利m1891步枪。应该说,每一种枪型都有故事,但不是每个故事都为年轻的中国侦察兵所知晓,对他们来说,这两种起源于上个世纪的枪型不但没见过,连型号都不清楚,好在剩下的零件已经不多,凭着对武器的理解和感觉硬是给拼凑完毕了,可倒霉透顶,从裁判那儿得到的不是子弹,而是“时间已到”的宣判。

    “他妈的!”陈卫军生气得很,这赛怎么越比越背了。

    “y的,早知道是《火烧圆明园》的枪,咱搞个导演来参赛了。”何健也生气得很,这两支枪的模样儿跟影片里的差不多,一拉一发老古懂,现在要找上一支玩玩还真的不容易,打起仗来谁还用它,组装它有多大意义?

    “小样儿!”杨磊又想起了丢失了的金羽毛,心里很不是滋味,嚷嚷着,“咱中国也搞个军事比武,把5000年前的弓箭拿出来叫欧块见识见识。”

    识别炸药、轻武器组合成绩:

    中国二队:未完成2支,第8名(4个队并列)

    中国一队:未完成3支,第12名(9个队并列)

    拐过山口,进到了一个小峡谷,百十米的长宽,四面是小山坡,谷底和山坡上的树都被清理了,只长着青草,草叶子上残留着的雨珠子晶莹滚圆,很养眼,草色越发青绿娇滴。

    “load!”裁判下达了装子弹的命令。

    “ok!”陈卫军回答完毕,狼崽子已将5发子弹压进了弹匣推进了枪膛。

    “fire!”裁判一声射击令下,公勤人员按下了摇控电钮。

    12个人形靶立了起来,站在三面的山坡上。靶子大小各异,颜色不同,但因为天气不错,视野开阔,最远的不过百十米,一个个立得很清晰。山地步枪射击是射击竞赛里视线最佳的一次,可惜草高到了膝盖以上,无法趴下射击,只能用跪姿或站姿,要不然安安稳稳地趴着才舒服呢。

    狼崽子信心足得很,平时训练哪有这么大号的人形靶可打啊,嘣的全是啤酒瓶子,溅不成玻璃碎花,狼头儿就丢下一句话走人了:“蹲在家门口下蛋的老母鸡都撂不倒,饭桌上哪来荷包蛋?”不知道啤酒瓶子怎么等同了老母鸡,反正百十米远的靶子在狼头儿的嘴里成了家门口到饭桌旁的几步距离,谁还好意思蹭到饭桌前?就这么练了大半年,煎鸡蛋才吃得心安理得。

    一阵“怦怦”和“哐哐”的交响曲后,靶子一个个被撂倒了。每个人都射出去了3发子弹,时间不到15秒。可没待到得意开,狼崽子傻眼了,还有2个靶子直愣愣地对着他们。前一天的300m远距离步枪射击他们百发百中,与其他三个队并列第一,现在的百十米近距离步枪射击竟然留下了两个尾巴,实在不可思议。杨磊对着山坡上的钢靶子勾了一枪,随着“怦”的发射声,片刻后传来了一声“哐”响,沉寂的山野里,弹头撞击铁板的声音特别清脆,可钢靶子在晃了几晃后又站住了脚。

    小样儿,什么靶子,这么大的冲击波还能岿然不动?杨磊气坏了,呼地端起了枪来。{奇书手机电子书网}陈卫军喊了声停,嘱咐大家不要浪费子弹,分成两组,两个人收拾一个靶子。怪就怪,每一声枪响后都回应了“哐”声,可钢人儿就像一个顽皮的捣蛋鬼死活不肯倒下。

    何健说:“y的,怎么可能呢?”

    杨磊说:“小样儿一个钢靶子也敢欺负我们?”

    陈卫军掏出了500克朗递给姬文魁:“他妈的,交涉去。”

    芬兰裁判不肯收克朗,但还是带着姬文魁来到了钢靶子前,拣了块杏子大的小石子往靶子上一扔。嗬,这下更怪了,钢板儿晃都没晃就直挺挺地倒下了。

    “没问题。”芬兰裁判指了指靶子,两手一摊,耸了耸肩。

    “没问题?”姬文魁愣了愣,轻轻地反问了一句,似乎又是在对自己说。他没法相信,怎么可能没问题呢,那一声声“哐”的撞击明明宣告击中靶子,难道子弹的冲击波还没有小石子的力度大吗?

    一看姬文魁蔫蔫地拐回来了,大家便知道交涉没有成功,谁也不说啥,扭身就往山口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