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六零之家有宝珠 > 六零之家有宝珠 第155节
    如果以后在计算机方面,连西方都开始学习华国的教材,那就实实在在证明了那个批判华国人性的家伙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未来电脑是好,但不代表人家的技术就差,也许别人只是为了稳健,一步步发展才是道理,我反而觉得未来电脑现在有些急功近利,那些功能太不真实了,谁知道以后有什么隐患。”

    “庞建,你干嘛一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未来电脑这么好的东西,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都实实在在碾压了国外的电脑,这么明显的事实放在眼前你都能为外国人找借口?”

    庞建,一个十分向往西方,特别是米国的京城本地人,他正在积极申请出国留学,日常就是各种称赞国外,贬低国内,总之就是,国内的处处他都看不惯,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

    《华国人的人性》这本书就是他最先宣扬开的,而且十分赞同里面的观念。

    其他的就不说了,毕竟现在华国确实比不上西方,但未来电脑实实在在比国外电脑好这么多,庞建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分事实一味追捧西方,这就让大家十分看不惯了。

    第159章 教材

    “本来就是事实, 等着吧,华国根本没什么东西值得西方人学习的,他们怎么可能学习华国人编写的教材。”

    庞健说的信誓旦旦, 可见他打从心底就是这么觉得的:“早点儿认清现实吧,我们华国人就是不行,懦弱无知,喜欢窝里斗, 政府无能。现代文明是西方带来的, 我们华国做了什么,靠着那些之乎者也吗?这样还指望别人来学我们的东西,可笑!”

    他嗤笑一声:“华国人, 没希望的。”

    “难道你自己不是华国人?”,其他人闻言实在气不过,有人甚至捏紧了拳头。

    “怎么,想揍我?我说的都是事实,狭隘的民族主义,真可笑!”

    “我....”, 有人气得浑身发抖, 攥起拳头就向他抡去。

    其他同学好说歹说才把他拉住。

    吴帆关了电脑, 站起来走到庞健面前:“不如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庞健一愣:“赌什么?”

    “就赌你奉若灯塔的西方世界是否会反过来学习未来的技术。如果你输了,脱光了衣服围着学校操场跑三圈,边跑边大声为你以前的行为道歉。如果我输了, 同样的行为, 还会承认你说得对。”

    “吴帆?”

    其他人一惊,这个赌注太大了, 如果输了, 以后就没脸在学校见人了, 而且和庞健不同,吴帆算是庞健口中‘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让他承认庞健的那些胡言乱语,几乎是打破了他的信仰。

    庞健本来还觉得有些底气不足,不管怎样,未来电脑的技术确实不错,虽然他笃定这些技术现在看着先进,后面一定会被证实是错的。但万一西方人也被这项技术给骗了呢。

    不过看大家这么担心吴帆输,瞬间有了底气。

    “好,我和你赌。”

    “好。”

    吴帆伸出手和他击掌,算是约定达成。

    因为要重新学习新的教材,而且老师们全部被拉去培训了,各大高校的计算机系学生学业一下子就空了下来。

    不过他们也并不无聊,一个未来电脑已经够他们研究了。

    如此又过了一个多月,新的教材发下来了,去培训的各位老师也回了学校。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忘掉以前学的理论,从今以后,我们要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逻辑,颠覆的数制。老师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老师的声音很激动:“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当你学会了,你就会明白你们现在学习的东西到底有多么了不起。”

    老师们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将思维转变了过来,适应了新的计算机语言逻辑,当他们实践的时候,才明白比起以前学的东西,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到底有多么先进与完美。

    庞健嗤笑一声,不以为然。

    不过其他学生还是听得相当认真,尤其是吴帆,双眼发亮的盯着老师,教材拿到的第一时间他就开始翻阅,越看越惊叹,他急切地想弄懂这种全新的逻辑语言。到底先进到什么程度,才会早就未来电脑那样完美地产品。

    各大高校开始学习未来电脑的技术时,钦阮那边已经陷入了一片低气压。

    伊登看着最新的销售额,重重叹一口气,他能想到只要未来一推出市场,他们的销量会遭遇滑铁卢,但没想到来得这么迅猛,跌的太惨烈了,时间也太短了,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只剩了原本十分之一的销量。

    根据调查,以前用过他们公司产品的人现在都纷纷抛弃了钦阮,转而买了未来的电脑。

    他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打下的市场,现在全便宜了未来。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还在大肆庆祝着华国市场销量上涨,为有这么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而兴奋。

    商场如战场,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瞬息万变,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他们只能黯然退出华国市场。

    可是他们能想什么办法呢,无论是光明正大的还是见不得光的,对上未来这样无法战胜的对手,全都无用。

    伊登想起华国一句有名的成语,螳臂挡车,钦阮对上未来,他们就是那只螳螂。

    “伊登先生,现在怎么办?”其他部分的负责人同样焦急,他们来到华国是来开疆拓土的,现在却被打压至此,眼见着只能灰溜溜的退回了,以后在总公司哪里还有他们的位置,这怎能不着急。

    “还能怎么办,产品卖不出去,我们连基本的公司经营都不能维持,总不可能一直贴钱开公司,华国这边算是经营不下去了。”

    有人意兴阑珊地说道。

    “退?就这么退了?我不同意,我们可是米国的钦阮,被一家华国公司压着打,以后别人还怎么看我们?”

    “那你说怎么办?要不你贴钱支撑公司的经营?”,别人反唇相讥。

    “退?”,伊登意味不明地笑一声:“退去哪儿?”,这些人难道忘了宋韵汽车的发展?

    未来真的只甘心在华国境内经营吗?

    华国的确是一个潜力非常的庞大市场,但想要完全开发出来,还需要数年的经营,至少以华国人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不可能实现家家户户都买电脑。

    可西方呢,西方已经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了,计算机在西方的人民家里并不是稀罕物,几乎每一家豆油一台甚至几台。

    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计算机。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这样的产品突然出现在他们国家人民的眼前,笨重落后的钦阮和几乎完美的未来,米国人民到底会选哪一个,是个人都能想得到。

    “伊登先生,现在华国我们竞争不过未来,连基本的经营都维持不住,只能暂时退出华国市场,只要我们能维持西方世界的市场....”,说到这里,这人忽然一下停了下来,尾音已经微微发抖,显然,他已经想到了。

    华国全面败退,西方市场就能维持住吗?

    “伊登先生,您的意思是....”,说话的人背脊开始冒冷汗。

    伊登缓缓点了点头。

    其他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呼吸都粗重了许多。

    莫斯其实早就想到了,只要看宋韵的发展,就能轻而易举的联想到未来的发展模式。

    他们绝对不甘心就蜗居在华国这个还未开发出来的潜在市场。

    如此一来,只怕钦阮公司也会步向其他车企的后尘了。

    但无能为力,这种眼铮铮铮看着自己走向衰败的情景,实在让人不好受。

    莫斯缓缓吐出一口气,算了,大不了丢了工作,工作没了还可以再找。只是毕竟在钦阮呆了这么多年,跟着钦阮一起壮大,现在却要亲眼看着钦阮走向没落,个中滋味就别提了。

    “不会的,总公司那边不会容忍这样的事。”,不知是谁,低声喃喃道。

    不会容忍?那有怎样?完全没有与之竞争实力的时候,哪怕使劲浑身解数也不过是徒劳的争扎。

    果然,没过多久,米国总公司那边就来了人考察,当亲自使用过未来的电脑后,所有人的脸色都前所未有的凝重。

    如此过了半个月,钦阮总公司那边做出了决定,关闭在华国开立的分部,收缩经营规模,全力守住西方世界的大本营。

    但他们临走之前,千方百计搞到了华国大学高校计算机系的教材。

    现在一时落后并不能代表什么,如果能学会未来的技术,他们也制造出了差不多的产品,那他们就能依靠主场优势,将钦阮限定在华国,拦在西方世界的大门外。

    这些人把好不容易弄到的全新教材视若珍宝,坐飞机的时候连托管都不放心,十几个人各自抱着几本教材,一路回到了钦阮总部。

    钦阮的老板史密斯先生听了伊登还有去华国考察团的报告,沉默了良久才说道:“做好准备吧。”,最艰巨的守擂战就要来了。

    不过这里是西方,是他们的大本营,虽然因为国家之间签了贸易协定,政府不能在明面上排挤华国企业,但暗地里的一些小动作却防不胜防,利用政策优势,至少能为他们拖延一段时间。

    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根据这些教材攻克了未来的技术,那就不用担心了。

    “学,加紧学,务必要精通这些教材。”

    总裁下达了命令,下面的人只好加紧学习。

    可是这些都是华语编的,而且里面的语言逻辑也是华语,这对西方人来说挑战性太大了。

    根本理解不了,完全转不过来那个弯。

    一时间钦阮公司上上下下都在哀嚎。

    而这些教材也入了西方世界高校教授们的眼里。

    因为钦阮要研究新的逻辑语言和技术,这些高校的计算系教授大部分都和钦阮有合作,钦阮自然也会邀请他们一起研究。

    于是,不光钦阮公司上上下下痛苦,高校里的教授们也差点扯光了头发。

    而这么一来,高校里的华裔就突然受欢迎了起来。

    “安,你是华国人,你能不能负责和鹏一起把这些教材翻译成米语?”

    作者有话说:

    第160章 底牌

    不止他们俩, 所有精通两国语言翻译的人都被搜集了起来,让他们把这几本话语教材翻译成西方的语言。

    陈敬就是其中一位,他在米国外交部的翻译处, 很久之前,他进翻译处的时候,因为华国根本没怎么对外开放,他工作很清闲, 上班几乎都是天天泡茶。后来华国经济开放了, 和西方世界的交流多了起来,他的工作便没那么清闲了。一些官方来往的文件需要他翻译,有时候外交官交流也需要他跟在身边做同声翻译。

    不过此时, 他还是能感觉得到,米国外交部这边对华国并没有怎么重视,他们对华的翻译处也依然人员精简。

    直到华国的大飞机开始打开西方世界,然后是备受西方世界追捧的宋韵汽车,还有华国高产的粮食.....

    米国和华国的交流不再是华国用大量低端密集型产业卖出买进米国高端产品,华国和米国的经济交往从一开始的一边倒变得有来有往。

    这时候他们对华翻译处还是招人了, 陈敬作为翻译处最早的华裔人员, 从一个常年打酱油的角色升为组长, 他们对华翻译处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不论是一些高端产业上的专业术语,还是对华交流, 米国都对华国频繁了起来, 他能感觉到,米国对华国的态度从一开始的轻视逐渐变得慎重。

    而这一次, 米国政府竟然直接开始给他们下达任务, 让他们和高校的教授联合翻译, 翻译内容是华国的基本教材,务必要做到语义精准,一个词都不能差。

    于是陈敬和李鹏还有毛德安聚头了。

    陈敬和李鹏都是父辈来到米国,毛德安年龄比他们大,三十年前自己来到米国求生活的。

    他们的国籍早已不是华国,如果从国籍论的话,他么已经不算是华国人了。

    不过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在生活中还保留着说华语的习惯。而其他从华国移民的人,为了尽快融入米国,已经闭口不说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