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6节
    众人被张三壮逗得哈哈大笑。

    于氏笑着插嘴,“我给娘家送回去两块香胰子,她们也想买呢,我想着阿婉说牙刷也先不卖,该是还不到时候,就没应。”

    “我也送了香胰子回娘家,我那外甥年年生冻疮,今年症状轻了许多,我阿姆又来讨过一回了,临走给驴蛋塞了仨铜板,我忘了说。”杨氏有些不好意思道。

    乔盛文和乔瑞臣不动声色对视一眼,父子俩昨天就发现了,这个儿媳妇/媳妇会的不少,不管是奶块还是香胰子这些,都是好东西。

    昨天耿氏就给乔盛文用香胰子擦洗过,他在外头磋磨出风霜的老脸立刻就感觉舒服了许多。

    身为户部侍郎和前殿前司禁卫,父子俩想的更多一些。

    奶块不但更好吃,还比鲜奶保存时间久,听耿氏说,苗婉还在折腾保存时间更久的奶豆腐。

    若是利用好了,说不准于圣人的吩咐也能起大作用,乔盛文这才不心疼银子,坚定了留下的心。

    他在家里护着老小,比在官矿有用的多。

    苗婉也不废话,“那就这么定了,咱往后每天做四十斤卤肉,给酒楼一半,在摊子上卖一半,若是卖不掉,后头直接将卤货放在麻辣串和关东煮里都可以。”

    大伙儿都点头,刚才他们也吃到麻辣汤里的卤货了,确实比单吃卤肉还香,有了汤汁浸润,还一点都不腻。

    “要做麻辣串串,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苗婉露出诸位准备好银子的表情,“首先要做一辆长方形中间挖空能放炉子的摊车,要大一些。”

    张娘子立刻道:“这好办,你大嫂娘家是做木匠的。”

    苗婉抚掌一拍,“那太好了,还要多做些方凳,能让人围着摊车和炉子吃东西,收摊将凳子往摊车下头一放就能推回来,我可以把大概的样式画出来给大嫂,只是细致活儿还得劳烦于家琢磨。”

    她见过差不多样式的流动麻辣串摊子,但车具体怎么做她不清楚,得专业手艺人来。

    于氏点头应下,“我阿达和大哥小弟都是木工活的好手,应该没问题。”

    苗婉掰着手指头,“其次要做能放在摊车镂空地方的方形铁釜,要做成槽状,中间用铁板挡住,分别放麻辣汤和骨汤。”

    张娘子又指了指杨氏,“这也好办,你二嫂家是打铁的。”

    苗婉抱着肚子呆住了,张家够会娶的啊,这要再多个儿子,是不是连裁缝都能包了?

    于氏见苗婉瞪大眼睛抱着肚子的迷茫和钦佩表情,被逗笑了。

    她解释,“匠人凭手艺吃饭,结亲首要顾虑着不能被儿媳或女婿偷学了手艺外传,旁处咱不知道,咱这边大都是互相结亲家。”

    苗婉理解了,士农工商嘛,啥时候都少不了门当户对的讲究。

    士族小老百姓是不敢想的,生活没有小说那么浪漫,哪怕走狗屎运最多是做个良妾。

    匠人赚得大都比农户多,所以他们看不上一般的农户。

    至于地主和读书人,人家当然更愿意跟门当户对的结亲。

    商人赚钱多地位却低,最容易偷学手艺。

    所以如今的匠人大都跟匠人家里结亲,还能互相帮衬。

    西宁镇都不止一个杀猪匠,其他匠人自然也不少,若是没合适的亲家,还有更远些的城镇呢。

    那他们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更轻松了。

    苗婉笑道:“做麻辣串得一直烧火,要消耗不少煤炭,咱两家现在存的炭不够。”

    杨氏开口,“我娘家打铁也用不老少炭,我阿达知道哪里能买,回头做铁槽的时候我问问看。”

    她拍拍手,“成,那就麻烦二嫂了,还剩下一样,也是最重要的,咱得需要一顶北蒙人那样的帐篷,不需要很大,小点的就行。”

    这倒是把大家都为难住了。

    张屠夫迟疑道:“北蒙人帐篷大都用牛马羊的皮,还有骆驼毛做的毡毯,他们都不愿意卖帐篷给外族人。”

    苗婉开口,“要不用奶块……”

    “不可……”

    “交给我吧。”

    乔盛文和乔瑞臣异口同声打断她的话。

    乔盛文身子还虚弱着,声音比较小,除了耿氏没人听见。

    乔瑞臣温和而坚定地开口,“在外行军打仗也要扎帐篷,简易些的只需要用到油布和木头,我就会,若是怕冷,在油布里面缝上一层旧被褥就够了。”

    苗婉觉得可以,北蒙人既然对帐篷很看重,就算能买也很贵,他们还要攒钱开铺子呢,没必要在这上头浪费。

    于氏道:“于家就挨着镇子外头的老庙山,木头多得是,到时候让乔兄弟和大壮一起去我娘家就是。”

    那问题大都解决了,苗婉看了眼张三壮,倒是没说别的,鼓动大家麻溜准备起来,早点开始搞钱。

    其实她有点担忧,张二壮干活利索,但他们要在瓦市做流动摊位,到时还要兼具跟行商们谈事,她不可能出面。

    孙氏眼过年前后就要生,苗婉是二月里,两家其他人手里都各自有不少活儿呢。

    若后面有了订单,即便是买人回来,也得有人盯着。

    乔家有乔盛文和耿氏,张家张二壮未必做得来,能说会道的张三壮更合适。

    可张三壮跟着岳父学厨,未必愿意出来干。

    结果不等她开口试探,条街酒楼那边就替她做了决定。

    张屠夫去旁的屠夫那收了几头猪回来,家里一边在瓦市正常卖卤货,一边等着摊子和帐篷准备好。

    每天做的少了,倒也都能卖完。

    结果刚过两天,张三壮就黑着脸气呼呼回来了。

    “东家说酒楼另一位掌勺的常师傅自己学会了做卤货,往后不从咱家买了,咱两家往后算做同样的买卖,不好再留我。”

    这分明就是卸磨杀驴,而且酒楼还想抢张家的买卖,干脆将他撵走,省得张三壮在酒楼使坏。

    他看了眼孙氏,“岳父昨日起就不在酒楼,说是出远门了,我每回带过去的卤货都没有汤水,卖的时候我也都看着,那师傅拿什么学会的呢?”

    孙氏脸色煞白,“我,我阿姆来了两回,说是要给我弟弟买卤货,要些汤汁煮面片吃,我给她了。”

    作者有话说:

    有什么是比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更气人的呢?

    苗婉摸着下巴:还真有,咱们明天见~

    第18章

    被酒楼学了方子,岳父大冬天不在镇上,张三壮有所猜测,没脸去乔家,回家将孩子们都打发出去才跟家里人说了。

    张娘子听完脸也黑了,顾忌着孙氏的肚子,才没说出难听的话来。

    张屠夫也沉下脸,“这事儿咱必须得给乔家一个交代。”

    杨氏有点心虚,她也给自家侄子偷偷送了点卤汤,让她阿姆回家煮肉吃。

    她扶住慌神的孙氏,小声为弟媳辩驳,“他们学成了也没阿婉的方子地道,往后咱肯定多注意些,阿婉不会计较的。”

    张娘子都懒得看杨氏那心虚的蠢样儿,转头看于氏,“你也这么想?”

    于氏身为长媳,最会看婆婆脸色,赶紧摇头,“阿婉方子不少,是拿出一个来就能带着咱们发财,咱不能仗着她性子好蹬鼻子上脸。”

    张家人都看得出苗财神爷的秉性了,你对她好,她会加倍对你好回来。

    但这不是人善被人欺的借口,忘恩负义那是自毁前程。

    乔家父子俩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见苗婉围着堂屋灶口旁边的瓦罐,高兴地快要跳起来,父子脸上都忍不住泛起松快的笑意。

    “卤货和麻辣汤料方子你媳妇都攥在手里,但奶块她随手就教了张家,你娘说了,张家人问她什么,不过分的她都会说。”乔盛文跟耿氏想到一块儿去了,能娶到如此秉性纯良的儿媳,是乔家之幸。

    “张家如今看着还好,可他们家人多,有道是斗米恩升米仇啊。”

    乔瑞臣点头,“前头我得了阿婉同意,把奶块的方子与北蒙行商换了不少消息,趁陈茂武不在西北,我争取早些把证据搜出来。”

    早些将陈国公府打压下去,将来不管乔家有何前程,总归不会差,到时可以都用自己人来办事。

    其实苗婉也不是不谨慎,但对她来说,奶块这种煮煮就能成的,保质期最多也就一个月,直播app都不收费,她就没当回事儿。

    张家人比乔家辛苦,她这算给员工福利了。

    可若谁因此觉得她好欺负,那是打错了算盘,她也是摸爬滚打长大的,没有圣母心这种东西。

    比起奶块,当然是奶豆腐这种晾干后能保存一年,甚至两年都没问题的更赚钱!

    这个她没跟张家提过。

    本来做奶豆腐,羊奶密封两天就可以。

    乔盛文父子回来热闹一番,她张罗着做麻辣串串,又把这事儿给忘脑后去了。

    还是乔瑞臣提醒她,她才记起来。

    想着温度低些更可能成,她先开了卧房门口那一罐,可惜打开后羊奶都馊了,发臭。

    苗婉有些沮丧,这已经是她能想到温度最均衡的地方,若真不行,那只能等天暖了再试。

    谁知不抱希望打开灶膛旁边那瓦罐,奶豆腐是没成,可她闻到一股浓郁酸香!

    这是老酸奶啊!

    苗婉狂喜,肚子里的宝宝也来凑热闹,她哎哟哟笑着捂住肚子,一叠声让紧张出来看的乔瑞臣去取木勺和粗瓷碗来。

    等酸奶盛出来后,苗婉迫不及待就喝了一大口。

    “哇!好喝!”她眯着眼感叹。

    顺滑的老酸奶进入口中,比正常酸奶更浓郁的奶香味里掺杂着丝丝缕缕的清甜,层次感比一般酸奶丰富许多,口感比豆腐脑还嫩滑。

    她给家里人都试过,乔瑞臣没啥感觉,乔盛文夫妻和乔蕊爱及了这个味道。

    有剩下的半罐子老酸奶,往后酸奶就能源源不断,奶豆腐也不用辛苦等羊奶发酵。

    直接添加酸奶进去,放在堂屋里,24小时就能发酵成功。

    一想到各种酸奶制品和奶豆腐的吃法,还有这两种东西能换回多少小钱钱,若没有崽崽坠着苗婉稳重些,她真能高兴地原地起蹦。

    她催着乔瑞臣出去买羊奶,“牛奶要是有卖的也买一桶回来叭,牛奶做的老酸奶更好喝呐!”

    她高兴的说话都开始跳跃,听得耿氏和乔蕊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