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瑞深知李天佑作战勇猛果敢,果断地说:“好!你带突击队上,不入城内就不要回来!”

    随即,他命令主攻部队用火力反击,掩护突击队登城。16岁的李天佑身轻如燕,跃出掩体,带领特务连12名战士肩扛竹梯,身带大竹钉,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一切地冲过敌人的火力网,抵达了城墙边。然后,他们在纷飞的子弹中紧贴墙根,靠近缺口,有的架竹梯,有的把大竹钉一层一层往城墙缝里钉,开始以此当阶梯往上攀登。

    守敌一见一伙“不怕死的”冲上来了,利用城垛射孔向城墙根又是射击,又是甩手榴弹,忙得不亦乐乎。李天佑不管这些,带着突击队冒着呼啸的子弹,从竹梯、竹钉上攀登着往上爬。城墙上子弹呼啸,弹丸纷飞,尘土石块飞扬,手榴弹也在城墙根一堆堆爆炸,但是他们全然不顾,一个劲儿地往上蹿。李天佑一手紧握驳壳枪,一手抓住竹梯,左右脚交替踩着往上攀登。突击队一个挨一个,像猴子爬树一样迅速往上升。他们越爬越高,可是竹梯却越来越摇晃不定,仿佛要折断了,李天佑左手抓住一个竹钉,右脚踩住一个竹钉,像侠客飞檐走壁一样,飞快地向城头攀登。最前面的一位突击队员上去了,他刚抓住城垛,守敌冲过来,用枪托把他推下了城墙。正在这时第二名李天佑从竹钉上一个鲤鱼翻身,跃上城垛,用驳壳枪对准敌兵就是一枪,守住了一个突破口!与此同时,其他战士也一个个敏捷地攀上城头,开始与敌拼杀,争夺城墙。

    正在混战中,突然一阵机枪子弹扫来,李天佑突然感到大腿一阵麻木,低头一看裤脚已经渗出了鲜血,湿淋淋的,他立即趴在城垛间,不顾伤痛,一连摔出几颗手榴弹,敌人的机枪马上被炸成了哑巴。其他战士英勇地回击反扑的敌兵,一场白刃肉搏战后,守敌再也招架不住了,纷纷后退。城门被打开了,红军主力部队犹如洪水般涌入城内。

    1小时后,城内守敌被全歼。

    这是红7军成立以来打的一大胜仗。但是,夺下城垛后,李天佑倒在了城头,幸好卫生员发现了他,将他从死尸中拖了出来,抬上了担架。

    因这次又是脚板负伤,在以后的行军途中,20多天内,他都只能躺在担架上。幸好此战缴获了不少的药品,经过精心治疗,他很快伤口痊愈。回到了特务连后,他说:

    “嘿,又练了一次脚劲!”

    (3)“脚劲”差点费了

    俗话说:事不过三。他第3次负伤,又是被击中脚板。

    这是1930年6月初的事情。

    当时百色城被敌占领后,红7军又把它围了起来,准备夺回城池。城内守敌岑建英狗急跳墙,仗着大碉堡、大野炮,与红军对仗,双方打得百色城内外火光冲天。总指挥李明瑞见敌如此猖狂,气得大骂:“天黑之前不拿下大碉堡,我就不姓李!”

    随即,他发出命令:“抬山炮来!”

    一声令下,特务连战士们扛的扛,推的推,有的抬炮轮,有的扛炮筒,沿着陡峭的山路,硬是把近千斤重的山炮扛上了山顶。李明瑞看山炮抬上来了,对李天佑说:“你带特务连埋伏在敌人碉堡的死角,炮声一停,冲锋号一响,你就冲进去!”

    “是!”李天佑转身就走,率领全连隐蔽前进,埋伏在碉堡一死角待命。

    李明瑞是讲武堂炮科出身,对山炮十分熟悉,用望远镜看了看距离,就校正了瞄准点。炮口随即直接瞄准了大碉堡。—切就绪后,他大喊一声:“放!”

    第一发炮弹呼啸着向前飞去,“轰隆”一声,敌人的碉堡火光一闪,烟尘飞起,被炸崩了一个大塌口。

    “放!”第二发炮弹飞出去,碉堡又被打穿了一个大窟窿,泥土砖块腾空而起。

    “放!”第三发炮弹把碉堡炸掉了半边。随即,冲锋号响了。李天佑率领特务连从埋伏地点一跃而起,冲向前去。他冲在最前面,沿梯子一直往碉堡的楼上冲去。不料,梯子下暗藏一个敌兵,从下对着梯子向上打冷枪!

    “砰——”一枪不偏不倚,又将李天佑的脚板从下打穿。他忍住痛,一个回马枪,将梯下放冷枪的敌兵击毙,然后纵身一个飞跃,冲上了碉堡……

    红军占领了碉堡,敌兵丢下大批尸体,狼狈而逃。红军分几路奔入城内,短兵相接,守敌无力抵抗,争相逃命,大腹便便的岑建英也不得不穿上一件孕妇衣裳,装成女人,坐上小船仓皇逃跑。红军一举收复了百色城。

    当战士们冲上了碉堡后,李天佑觉得有些痛,但仍然忍住与敌人拼杀,可是脚底板黏糊糊的,一看碉堡里的楼板上,一步一个血印。原来又是脚板心被打穿。这一次子弹还穿过来,还伤了盘骨。他再次被送进了野战医院。

    这是李天佑第3次负伤,并且伤势比上两次都重。幸好,不久伤又好了。

    李天佑少时挑担叫卖练就了一副“铁脚板”,尽管3次负伤,但他在红军中仍是冲锋跑得最快、行军走最远也累不着的“铁汉”,战士们戏称他为《水浒》里的“神宗太保戴宗”。但是一想起这3次负伤,他说:“我挑担卖柴,脚劲练了好几年。这3次负伤都差点把它废了,幸好天不亡我!”

    5小连长办大事

    在红军时期,李天佑虽是个小小的连长,但总能在关键时刻担当重任,做出不一般的事情来,被战士们称为“小连长,办大事”。

    (1)打武冈

    1930年11月,李天佑和党代表吴西带领特务连跟随红7军主力,告别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向北来到了湖南一个叫武冈的地方。

    这时季节已经是寒冬12月了,但红7军上上下下还都是单衣单裤。而武冈是湘西重镇,是一个比较富饶的地方。为了解决战士们的穿衣御寒问题,李明瑞决定攻下武冈城,解决一些给养。

    当夜,红7军4个团一起攻城。但战士们仍遇到老问题:少子弹缺炸药。为了节约子弹,攻城时,李明瑞不得不下令放鞭炮来迷惑黑暗中的敌兵。守敌也很狡猾,立即在城边挂起灯笼,并向红军阵地扔火团。结果,几十个火团扔下来,城墙下亮如白天,不仅放鞭炮不管用,攻城战士完全暴露,而且还在一些地方引起大火,顿时伤亡大增。李明瑞一看情况紧急,立即对身边的李天佑下令说:

    “你把特务连拉上去,对准灯笼打!”

    特务连战士都是百里挑一选出来的神枪手,又受过严格的训练,枪法如神,别说打灯笼,就是天上的飞鸟也是说打就能打下的。他们在连长的带领下,拔出手枪,“啪,啪,啪”,一枪一盏,大显神威。不一会儿,便把灯光全部打灭了,城下立即暗下来。守军怎么瞄也难瞄准了,霎时变成了“瞎猫”。

    但是,武冈城高池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红7军攻打了5天5夜,仍没攻下,伤亡很大,结果湘军8个团赶来增援,李瑞明只好率部且战且退。谁知红7军撤退,城内守敌突然从城内冲出来,进行“追击”,红7军腹背受敌,又乱了起来。为了稳定军心,李明瑞、张云逸等站在山坡上指挥着战士们撤退。守敌已近在眼前了。又到了一个万分危急的时刻,李明瑞又对负责警卫的李天佑说:

    “你带特务连掩护军部撤退!”

    李天佑和吴西两人各带半个连,埋伏路边,交替掩护军首长和机关撤退。敌前卫部队都是湘西土匪出身的亡命之徒,撒腿死死穷追,边追边哇哇地喊,这还不说,他们火力猛,枪法又很准。幸好断后的特务连的战士们也是精兵,他们沉着应战,边打边撤……因此,尽管土匪勇猛如恶狼,但还是被特务连这些“小老虎”们堵住,双方在一个个关口拼死地较量着。

    激战中,突然,一颗子弹向党代表吴西飞来,他慌忙一躲,谁知却反被射中了胸口,只听“铛”的一声,子弹掉了下来。他用手一摸,原来子弹击中了缠绑在自己身上的银元袋子上。这是全连的伙食费。他一摸,钱袋子里滚出一个银元,他一看银元竟然被打凹了,原来是银元“暗中护着”他才没伤着皮肉。李天佑听到子弹啸声,惊问:

    “老吴,怎么样?”

    吴西举出那块被打凹的银元,又瞧了瞧,然后把它一扔,幽默地笑道:“子弹有眼,银元护命。嘿!我命大!”

    李天佑也报之一笑:“这子弹也爱钱哩!”

    由于特务连顶住了追敌,红7军部队有秩序地向新宁方向撤退。大部队走了很远,李天佑才率领特务连边打边撤,然后摆脱了敌兵的追击,追赶军部而去。

    事后,李明瑞说:“打武冈,打武冈,特务连,帮大忙;李天佑,李天佑,老天保佑,救了军部,救了7军。”

    (2)连长抓纪律

    李天佑年纪很小就带兵打仗,但他却“治军很有水平”。

    1931年初,红7军攻打大城市不成,只得迎着寒风大雪,艰苦地行军转战。由于一路行军作战,部队严重减员,在风雪途中,特务连也有个别战士纪律松弛,经不住严峻的考验,开始违反行军纪律。于是,李天佑连长开始了“抓纪律”。

    一次,两个刚转来特务连当战士的俘虏兵,在行军途中宿营时,住在路旁老乡的空茅屋里,晚上生火取暖,不慎引起茅屋起火,烧成灰烬。

    李天佑知道后,非常愤怒,立即查究严办。两名战士的错误,按军纪可以处决,但他考虑到他们是刚当红7军战士不久的俘虏,便从宽处理,责令他们两人站在路边,给战士们当“活教材”。

    其他战士从这里经过,看到他们“罚站”,深受教育。

    又有一次,几个战士宿营在老乡家中,看到老乡中家一只狗很肥,于是把它宰了吃肉,一来为打牙祭,二来可增加热量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