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工业社会说“不”对你有什么好处

    在社会转型时期,水面平静,但社会底蕴象水下暗流在急速涌动,哪里将变成危险的旋涡,哪里将是助你一帆风顺的主航道,这是你最缺乏的指点。这本书专门给你这种指点。

    到下雨多的地方接甘霖

    bob:“我现在已经跟你来了,我现在感觉心脏正常。”

    社会转型和社会革命,从经济角度看,意味着社会财富的转移和重组。美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移,同时也是几千万亿美元的飘荡和转移。

    对个人来说,社会转型中,到处都有机会,但又可能时时失去机会。稍一迟钝,即使闲坐家中,你的财富也可能在瞬间中转移到别人那里;把握机遇,同样是坐在家中,谈笑间馅饼可能从天而降。大规模财富的转移,即使在它最疯狂、最混乱的时刻,也必有它要遵循的内在规律,这全看你能否把握住。

    古时候,有一家三兄弟逃难到一个缺水的山区,老大很勤奋,但缺乏见识;老三虽算不上勤奋,但很会预报天气变化;老二处在他们中间。老大说,北山平整,好耕地;老三说,南山朝海,水充足;老二则选择中山而居。到了旱季,海上吹来的云被南山挡住,越不到北山那边,雨都下在南山。老大勤奋,整天用锅碗瓢盆接雨水,可惜雨下得很少;而老三躺在家里睡大觉,雨都下在了自己田里。到了秋后,老三丰收,老二平平,老大只好管老三要饭吃。

    bob:“我从没有听说过这个寓言。”什么,你没听说过?连这么有名的……,噢不,我记错了,它是我编的。21世纪的雨云将飘向何方,雨将下到哪里?换句话说,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移中,财富将向哪个方向转移,会怎样分布?谁预见到了这一点,提前进入这个领域,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比如,你会发现进入一个景气的公司,天上不断“偶然”地掉下馅饼,用台湾游戏《大富翁》的说法,叫“运气好得挡都挡不住”。每个做家长的,都知道哪些专业有前途、“吃香”,就鼓励孩子上大学选哪些专业。实际就是要到雨多的地方去接甘霖。你为什么不为自己关心关心财富的“预报”呢?你如果真发现了哪个地方要下“钱雨”,你就算是个白痴、傻瓜蛋,闭着眼睛往那里一跳呼呼睡大觉,到时钱也会噼里叭啦往你身上可劲地砸。(你怕不怕痛?)相反,预见不到经济变化趋势,挤在雨越来越少的地方,再努力的人,你也会觉得吃力不讨好,越活越累。而从表面上看,还只是觉得不利于你发展的各种“偶然性”越来越多,感叹自己“运气”不好。

    这本书,不是告诉你哪个沟、哪个坎将要下雨,而是告诉你预报“天气”的原理,告诉你海面高温将形成雨云,雨云将向陆上走,云彩见山会攀高,高升遇冷会下雨,绕得过山就下在那一边,绕不过去就下在这一边。你如果理解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地形和位置,选择下雨机率大的地方,去接甘霖。

    bob:“如果恰巧接着了冰雹呢?”

    那也别找我打官司。在纷乱的转型时代,失去机会的人有什么共同的弱点

    我和你琢磨琢磨,在大变革时代,那些失去机会的人都在什么相同的地方跌跟头。

    最大一个跟头,跌在“有眼不识金镶玉”。把新经济中有价值的东西说成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这等于说钱不是钱)。钱摆在眼前也不知捡,不败了家才怪。说人家不好,咱们还是扯得远一点。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期,在法国有一批糊涂的老头子,被称为“重农学派”,其中以魁奈为代表。他固执地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性的,农业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来源。按他们的观点,工业,比如加工,并不创造价值和财富,而只是转移和“分享”农产品本身已有的价值。按这种糊涂逻辑行事,自然轻视新产业的价值,从而免不了要忽略在工业中出现的众多发财机会。

    认为新产业不创造价值,而只有旧产业创造价值,这是社会转型期最典型的误人观念。这不仅仅是一般人的认识,而且总是转折时期一些权威经济学家的认识。权威的经济学家最有条件犯这种错误。象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一样,现在当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时,仍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工业创造价值,而信息产业不创造价值。比如,他们会认为,理发并不创造价值。因为理发并没有加工出什么东西来,(“加工”出个“马桶”发型,当然不能跟加工出个马桶相提并论),理发只不过是把钱从被剃成“马桶”发型的人的腰包里,“再分配”给理发师,理发师的劳动是“非生产性”的,他劳动中包含的知识信息是不值钱的。

    即使在信息产业内部,也常听到类似的说法。苹果公司公司和ibm公司总是攻击微软公司公司并没有什么“技术”,只是会做广告,东拼西凑出些迎合市场的东西。在国内,有些公司总是攻击象瀛海威这样的企业,没什么“技术”,只是会“吹”,会做广告。似乎他们认为通过信息传播,直接面向消费市场,这件事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衰落的企业,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去“做正确的事”。他们把“做正确的事”看做是“没有价值的”。对这种企业及其经济学家如果不说“不”,他们就会继续自以为是、扬扬得意地误导大众向着雨越来越少的山沟去抢甘霖。在社会转型时期倒霉的个人,最关键的一点,是不知哪里将要下雨,哪里将会变成沙漠,结果被当代权威们一个个领进沙漠,或者被聪明的接甘霖者诱骗离开下雨多的地方。为了在明天纷乱的商业世界中繁荣辉煌,创风气之先的公司今天都在做些什么

    对工业社会说“不”,和对信息社会说“是”,乃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

    今天我在网上,现场直“观”别人怎么发财。首先我用雅虎软件,按照“earnmoneyathome”(在家挣钱)主题,搜索到21条线索,进这些网址一看,多是教我怎么坐在家中赚钱。在http:///proc-serv)。但仔细一看,主人让我交给他24.95美元才肯告诉我他的赚钱“绝招”,我没有美元可以作启动资金,只好失去这次一举致富的机会。这里:http:

    //atewest./~hbs/get-rich.htm/,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网页,叫做“快速致富建议”(get-rich-estions)。网页的主人叫哈特,他打开窗口,让来访的客人为他致富提供建议。

    以下就是在长得没有尽头的网页里,开头的几位客人提出的“快速致富建议”和哈特的答复:

    这位是雪利:

    卖雪给人们。他们会在仲夏送礼的。你所需的不过是设计冷包装和在大众杂志上做广告,而你得到的将是富裕。我甚至听说有些公司已经在做这件事了,所以你如果想卖得好的话,最好赶快!!哈特:谢谢,雪利,告诉我,你真的要邮购雪吗?嘻嘻……

    好极了,如果你想在这个夏天买冰镇的雪,寄一美元给哈特。我的地址是……(按:我给省略了)

    这是来自斯坦的建议:

    如果你做鱼给先生和女士吃,你只能管他们一天的饱。如果你教会先生和女士钓鱼,你能养活他们的余生。这是我坚强的信念:当你经商的时候,同时应……哈特:同时应该什么??????……斯坦……,你肯定是摁"发送"键摁得太早了!!快回来,并结束这……(按:哈特看来也摁早了“发送”键)嗯,这个主意来自埃里卡回到大学去学习作政客.政客可以挣很多钱,只要竞选一成功,钱就会以最快速度滚滚而来!!哈特:埃里卡,这倒是一个漂亮主意!可我非得回大学不成吗?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考上大学,即使学成了,去竞选,我怀疑我只能得到,比如说,100个签名或别的,还得从头开始……!干脆,把你的政治捐款直接寄给哈特,地址是……丹尼:哈特,为什么你不把“快速致富”栏目汇集成册出版呢?你甚至可以在全国搞一次促销旅行,既扬名又挣钱。这么好的快速致富术,我不相信你居然没有想到。哈特:看来我该考虑写《哈特自传》和《快速致富术》了。如果你希望我出现在你搞的活动中(要含午餐),我十分乐意为到场的朋友们签名留念,当然了,签名是要收费的。另,我的新书就要出版了,$9.99一本。

    凯帝:哈特,我非常喜欢访问你的主页,但我发现并非每个人都相信汇款这种方式,所以我给你做了一个投币箱的主页,这样,硬币就会直接流入你的腰包了。哈特:谢谢你,我很欣赏你为我做的主页,希望它能工作,不知你试过自己的杰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