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官场怪谋 > 第36章
    另一方面,又暗中派人于贾后联络,敦促贾后的亲信早点除掉太子,以绝众望。

    贾后早已知道宫廷内外风风雨雨的议论声,知道自己陷害太子的阴谋已经败露,心里是十分地不安。害怕太子有朝一日,死灰复燃,到那时,自己就会大祸临头了。在亲信们的策谋下,她决定杀了太子,以绝后患。就这样,太子很快给毒死了。无形中,贾后已上了司马伦的当。

    贾后一旦毒死太子,司马伦又让亲信在朝野上下大肆宣扬,人人对贾后表示愤慨。朝廷一些大臣们常常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地大发议论,贾后已淹没在一片谴责的声浪中。

    司马伦看火候已成熟,就以讨伐贾后为名,联合各路诸侯王,发动了宫廷政变,将贾后最终废除,而夺取了朝政大权。

    阳奉阴违

    晋永嘉年(公元313年),晋怀帝被俘后,王浚在幽州设立行台,拥兵自重,准备伺机称帝。由于连年灾荒,加上战火不断,幽州一带的百姓们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浚积存了百万斤粮食,却一粒也不肯拿出来赈救百姓。他只想留作招兵买马,增强自己的实力。

    此时,盘踞襄国一带的石勒,早就想消灭王浚,扩大自己势力范围。所以,他想趁幽州人心不定之际,向王浚发兵。他就问计于张宾,张宾对石勒说:“王浚虽然不得人心,但目前尚有雄厚的实力。现在又被朝廷封为侍中、大司马,还有少数人死心地为他卖命。”张宾接着又分析道:“王浚一直想废帝自立,但只是害怕四海英雄不肯臣服。他现在想得到你的支持,犹如项羽想得到韩信。你不妨卑辞厚礼向他称臣,然后再寻机消灭他。”石勒认为大妙,就依计而行。

    石勒派王子春、董肇为使者,带着许多珠宝珍玩和一封信给王浚,又带了一份厚礼送给王浚的女婿枣嵩。

    王浚见石勒送来珍宝,喜出望外,看了石勒的信,更是美滋滋的,心想,石勒果然投靠过来了,这一下当皇帝的梦就更容易实现了。石勒在信上把王浚大大地吹捧了一番,称他是名门贵族,为四海人所仰望。中原无主,人人思归明主,大司马是深受众望,理应早日登基,使天下早得安宁。..

    王浚毕竟老奸巨猾,他忽然一想:石勒占有那么一大片江山,兵力也不弱,怎么肯甘居人下?莫非其中有诈?就赶紧找来自己的贤婿枣嵩进行商量。枣嵩已背着王浚收下了石勒的使者送来的厚礼,忙说道:“石将军虽然勇猛,但毕竟是粗人,只会攻城掠地,不能料理国家。他只思早日投靠明主,日后可享荣华富贵。”

    王浚又找来使者,问石勒问何要这般恭维自己。王子春说:“我们石将军对大司马的方略早已心折叹服,有心投靠明主,望大司马勿疑。”

    于是,王浚就留下了王子春和董肇,让他们的随从返报石勒。

    过了不久,王浚的部将游统暗中背叛,派使者到石勒那里探路,准备归顺石勒。谁知石勒杀了游统的使者,并把他的首级送往幽州。这一来,王浚对石勒更加信任了。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正月,王浚让王子春、董肇陪同他的使者到襄国石勒那里,表面上是去慰问,实际上是想进一步探听石勒的动静。

    石勒见使者到来,亲自出城迎接。迎进帅府后,请使者南面而坐,自己面北下拜,接过书信,才敢在下首相陪。

    王浚送给石勒一柄麝(zhu)尾,石勒伪称自己位卑才浅,不配使用,又十分虔诚恭敬地将它挂在大厅正壁,每天早晚都要面对麝尾膜拜,口中还念念有词:“我石勒无幸见到王公,如今见了王公所赐之物,也如同见了王公一般””

    使者在巡视军营和军械库前,石勒已按张宾之计,将精兵锐器统统藏匿起来,所以,王浚使者所见到的,不是老弱残兵,就是破盔烂甲。这些足以让使者们暗自窃笑,心想:外面盛传石勒兵精粮足,看来都是夸大其词了。

    使者回去时,石勒让他带去许多礼物和一份奏章给王浚,说是准备今年三月去幽州朝见王浚,并拥戴他为帝。

    晋建兴三年(公元314年)三月,石勒大军开抵易水一带,王浚部将孙纬发觉石勒大军压境,并非好兆头,请求王浚派兵驰援。谁知王浚大怒,说:

    “石勒三月来此,是早已议定了的事。他是来拥戴我做皇帝的,谁再敢妄加阻拦,定斩不饶!”并且还忙着备办筵宴,准备接待佳宾。

    孙纬的使者回到易水,传达了王浚的命令。孙纬只得让开大道,眼睁睁地看着石勒大军浩浩荡荡向幽州的治所蓟城开去。

    四月四日,石勒大兵到达蓟城,守城军官见是石勒的军队已到,早就接到了上司的命令,立即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让石勒大军进城。

    石勒心中有鬼,一见此景,反倒疑虑起来,害怕中了埋伏。他随机占据了城门,并对城上的军官说:“为了庆祝大典,特送来了一批牛羊。”将数千头牛羊赶进城,牛羊到处乱窜,堵住了大街小巷,行人难以走动,纵然大伏兵,也无用武之地了。

    过了一会儿,石勒见城中无异,便指挥大军,潮水般地涌进蓟城,纵兵大肆枪掠烧杀。就在这种情况下,王浚身边的人请求还击,王浚仍未决断,他简直不能相信眼前是事实,做梦也想不到,石勒会给他来这一手。

    就在王浚六神无主时,卫士进来报告,石勒的军队已包围了府邪。王浚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座椅上,不住地说:“完了!完了..”不一会,冲进许多士兵,把王浚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个部将,把王浚押进大厅。一进厅门,王浚就看见石勒正搂着他的妻妾在饮酒作乐,气得差点昏了过去。

    王浚咬牙切齿地骂道:“石贼,你逆天行事,不得好死!”

    石勒搂着王浚的妻子,冷笑着说:“哼,你还有脸说‘逆天行事’四字,真是不知天下有羞耻之事!你身为晋臣,手握重兵,却坐观洛阳破灭,居心何在!你明明是臣属,却要称孤道寡,这不是‘逆天行事’又是什么?!”

    “这..”王浚一时语塞。

    “晋室皇帝有难,你身为国家重臣,却在一旁袖手旁观,让他被俘受辱。

    今天我也让你尝尝受辱的滋味!”

    王浚眼睁睁地看着石勒尽情调戏自己的妻妾,心如刀绞。他长叹一声,紧闭双目,再也不想看眼前的情景了。

    石勒将王浚屯积的粮食部分在当地发放,一部分带回襄国,救济灾民。

    又将王浚押回襄国斩首,将其脑袋装在匣子里,派人送到平阳,向刘聪献捷。

    故意延宕

    东晋隆和二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军司。第二年,又加扬州牧。自此,荆、扬两镇,均由桓温兼任。随着地位的提高,桓温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想通过再度北伐,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以建立更高的威望,以便于他将来取代晋主,自立为帝。可是事与愿违,桓温的三次北伐均以惨败而告终。

    北伐失败后,桓温为了挽回自己日益低落的威望,决心通过废立晋帝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太和六年十一月,桓温废除了晋帝司马奕,而另立司马昱为帝,这就是简文帝。

    咸安二年,简文帝病重,临终前立下遗诏,将帝位传给太子司马曜。桓温帝王梦又破灭,所以,他在一怒之下,领兵进入建康。

    满朝文武大臣们知道桓温来者不善,但都敢怒不敢言,而在静观其变。

    桓温召来士族大臣王坦之、谢安来相见,并在屏风后埋伏下许多杀手。

    王坦之、谢安早已风闻桓温要杀了他们,一到桓温帅帐,王坦之已吓得浑身冷汗,而谢安倒没事一般,依然谈笑自若。

    谢安忽然对桓温说道:“古代大将军总是将兵马放在边境以防止敌人入侵,桓将军为什么要把兵士藏于壁后呢?”

    桓温听了,尴尬地笑了笑说:“现在非同寻常,我也是不得不如此呀!”

    说完,命令左右将伏兵撤去。

    自此后,桓温身体因年老而出现不适,渐次大病缠身,日益严重。桓温觉得这辈子皇帝做不到了,于是,就请求朝廷给他加九锡。

    所谓九锡,就是帝王赐给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是禅让的前奏。按前代惯例,加了九锡后便要举行禅让仪式。可见桓温还是当皇帝之心不死。

    谢安见桓温大势已去,提这种奢求未免太不自量力了,于是就让袁宠草拟奏文。奏文拟好后,谢安见了,又令袁宏慢慢修改,每一次都是如此。谢安想通过故意延宕的办法来对付桓温。就这样,一篇奏文写了十几天还未最后定稿。

    桓温不久便死了,加九锡的事便不了了之。桓温带着无限遗憾结束了生命。

    唐代宗时,泾州王童之阴谋作乱,决定以某月辛酉日为叛乱日期,且严戒军众,待更鼓报到此时,立即出发。

    行动前的一天晚上,有人向泾州刺史段秀实告密。段秀实知道后,决心粉碎王童之的阴谋。

    于是,他将掌更漏的人公开召来,有意找他的岔,愤怒而又严厉地责备他工作有失职表现,并命令他每更都要来向自己报告一次。

    那个掌更漏的人吓得张开嘴巴说不出话来,心里直叫冤枉。他每次来报告时,段秀实就故意拖延几刻,同他谈这谈那。就这样,本来五更而天亮的,最后变成了四更时天就亮王童之终于没有能按预定时刻发动叛乱。